四接環評過關引爭議 基隆各方反應出爐

環境部環評大會26日通過四接環評,基隆港嘴這片自然海岸將面臨填海造陸,興建天然氣貯存槽及天然氣接收站。(張志康攝)

環境部26日通過基隆協和電廠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的環境影響評估,消息傳出後,支持及反對興建四接的基隆市地方人士,對於這個消息,各自有不同的反應。

基隆市政府發言人呂謦煒指出,「對於四接環評大會通過,臺電應更清楚說明如何能夠確保民衆的安全無虞,不然這並不是一個符合民意期待的結果。後續市府仍會基於地方政府相關權責,以最高標準檢視『四接』,確保市民安全無虞」。

國民黨立法委員林沛祥表示,他的立場從未改變,他強調,沒有港口安全就沒有四接。參與環評的專家學者們通過環評,就必須對未來基隆的港口安全背書,因爲那維繫着基隆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還有基隆人的工作權。另外,若政府如果要強行施做,身爲立法委員只能更增加監督的力道。

基隆市中山區德和里長曾聖爲指出,協和電廠無論燃燒重油或使用天然氣發電,都不是最好的選項,希望專家能研議更好方案,「我們已經吸了40幾年的廢氣,還要繼續吸下去,對我們不太公平」。

曾聖爲表示,他的兒子3歲、女兒6歲,身爲父親當然希望孩子能在更好的環境成長,他從小吸着協和電廠廢氣至今已40歲,協和電廠若又要再改建,他不僅要繼續吸着廢氣直到過世,他的下一代甚至孫子又要繼續吸廢氣,他不想看到這種情形發生。

民進黨籍的基隆市議長童子瑋表示,尊重會議的結論。未來希望四接的建設,能夠穩定民生用電、確保工商發展,讓產業更有投資信心,也增加地方的就業機會。

童子瑋強調,在生態永續跟港務安全的部分,他會協助與臺電溝通,希望他們加大投資、加強說明,「確保我們整體生態的覆育,以及讓居民都理解發電廠對安全上的確保。最重要的,是希望這個建設能達成民生、產業跟生態上三贏的結果」。

民進黨籍基隆市議員施偉政則是認爲,協和電廠長期在中山區燃燒重油、排放空污,已經影響很多中山區民衆,四接環評早就應該通過,後續還需要基隆市政府及基隆各界的支持,儘速讓協和電廠由油轉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