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印發用地用林用草聯動審批工作方案 項目建設審批駛入“快車道”

人民網成都7月2日電 (記者朱虹)近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四川省推動用地用林用草聯動審批工作方案》,通過打破部門界限、整合審批資源,着力解決建設項目涉及用地、用林、用草審批多頭申請、程序複雜、耗時較長等問題,推動項目審批駛入“快車道”。

據悉,該方案是四川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舉措。改革聚焦項目建設關鍵環節,將預審與規劃選址、農用地轉用、臨時用地、先行用地四類高頻審批情形中涉及的林地許可、草地許可、溼地意見徵求、自然保護地准入等事項,統一納入聯動審批範圍(國家公園等特定情形待條件成熟後納入),覆蓋省、市、縣三級審批及省級審覈上報國家事項,旨在實現“流程簡、服務優、效率升”。

核心舉措直擊審批痛點:“多件事”變“一件事”,針對農用地轉用,推行聯合踏勘(一次現場解決土地勘測定界和林草現場查驗)、合併公示公告、整合精簡重複材料、統一窗口受理、並聯系統審批、一次性告知繳費標準,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踏勘、並聯審批”;“多方案”合“一方案”,在臨時用地審批中,允許土地復墾方案與林草植被恢復、溼地恢復方案合併編制,審批後由自然資源和林草部門聯合監管驗收,減輕企業負擔;“串聯審”改“聯合審”,在項目預審與規劃選址階段,林草部門作爲固定會審方提前介入,在覈發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時同步提出林草溼及自然保護地准入意見,變事後溝通爲源頭協同;“重複交”成“不用交”,方案嚴格遵循“合併同類項、精簡重複項”原則,同步發佈了覆蓋四類審批情形的標準化申請材料清單,減少重複提交。

爲確保改革實效,方案明確了分階段推進的思路:首階段將完成相關工作的全面部署;繼而推動實現審批流程的跨部門聯動,並配套制定統一規範的工作指引;隨後,着力構建起協同高效的保障機制,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制度性成果。最終,相關經驗將有序拓展至更廣泛的審批服務領域。

此項聯動審批改革通過系統重塑審批流程,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預計將顯著縮短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時間,爲經營主體鬆綁減負,爲四川省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在高質量發展中“挑起經濟大省大梁”提供堅實的自然資源和林草要素保障。目前,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已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改革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