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電局發佈《“視聽四川”新型傳播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

來源:四川省廣電局

導語

近日,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四川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着力發展提升廣播電視事業,全面創新開拓大視聽產業,四川省廣播電視局以“一平臺、三品牌”建設爲抓手,建設以內容精品化、傳播多模化、服務精準化、產業新質化、技術數智化爲特徵的“視聽四川”新型傳播服務體系,推動廣電媒體系統性變革,構建全新視聽生態,賦能千行百業,服務人民羣衆,爲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發展新篇章貢獻新時代廣電力量,印發《“視聽四川”新型傳播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了建設“視聽四川”新型傳播服務體系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全文如下。

“視聽四川”新型傳播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廣電視聽意識形態、公共服務和技術產業三大屬性,推進文化與科技、內容與技術深度融合,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服務體系,以優質視聽內容、多模傳播形態、全終端呈現體驗和高品質服務保障,實現高質量廣電視聽服務直達基層,增強人民羣衆的文化獲得感,講好四川故事,提升傳播效能。

(二)基本原則

堅持守正創新。堅守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推動優質視聽內容創作生產,發揮好“內容+傳播”“內容+網絡”“內容+AI”的特色優勢,促進深度融合、協同發展,不斷推出精品力作、構建產業新生態。

堅持以人爲本。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爲出發點,通過先進科技手段,推動視聽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服務模式創新,助力精品內容層出不窮、現象級傳播不斷涌現,視聽服務好評如潮。

堅持科技賦能。全面推動先進技術賦能內容創作、傳播、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加快超高清端到端全鏈條發展,深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構建行業數據資源平臺與大模型行業應用體系,驅動內容生產力的全新變革。

堅持統籌發展。注重激發市場力量,統籌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以應用示範帶動成果推廣,推動文化與科技,藝術與技術,供給與消費,事業與產業深度融合,構建競爭有序、多元參與的創新生態體系。

(三)發展目標

到2029年,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實現內容資源、傳播資源、技術資源、數據資源的全面整合,視聽強省任務基本完成。內容創作生產更加繁榮,作品質量顯著提升,涌現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四川造”視聽作品;建成有線、無線、衛星及互聯網協同覆蓋,優質視聽內容直達基層的多模態智能融合傳播網絡,全省視聽用戶基本實現超高清全覆蓋,智能化、個性化的視聽服務體系構建成型;超高清、虛擬現實(VR)製作、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等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新視聽產業生態基本形成,廣電媒體全面跨入人工智能賽道,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帶動明顯,推動視聽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任務

(一)構建新型內容創作體系

1.佈局重大題材。以弘揚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爲核心,聚焦民族團結、鄉村振興、文化傳承、民俗風情及重要時間節點,充分發揮四川特色優勢,挖掘四川優質資源,推動重大現實、革命歷史、未來題材創作,用心用情用功講好新時代新徵程上的中國故事、四川故事,打造扛鼎之作。

2.打造視聽品牌。用好紅色文化、自然資源,培育大熊貓、蜀道、三星堆、九寨溝等優質IP。堅持“課題式設計、項目式管理、工程式推進、臺賬式督查、績效式考覈”,深入實施電視劇高質量發展精品工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精品工程和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傳播活動,建好“視聽四川”公共服務平臺,打造“百部川揚”“神秘蜀韻”“拍在四川”品牌,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3.推出精品力作。建立“重點題材—重點選題—重點項目—重大扶持”的視聽創作規劃引導機制。重點項目實施“揭榜掛帥”。建立完善全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優秀題材庫、重點選題庫和精品項目庫,推動優質資源向重點項目匯聚、轉化,構建“持續謀劃、有序儲備、高效創作、及時播出”的內容創作生產格局。

(二)打造新型多模傳播體系

4.建設新型廣電網絡。鞏固提升全省有線、無線、衛星網絡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構建以多種網絡協同承載爲基礎的新型廣電網絡,推動廣電基礎設施與新興技術的深度融合。整合全省廣電資源,建設區域可信視聽數據空間,構建多渠道、多終端、多場景的傳播服務體系,實現精準化、智能化傳播。提升廣播電視在內容管理、網絡覆蓋、業務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增強用戶體驗。

5.建設“視聽四川”平臺。深化與“中國視聽”合作關係,擴大“四川專區”影響力。推動“視聽四川”平臺建設,打造集內容匯聚、技術支撐、數據治理於一體的綜合性平臺,提供高效便捷的創作工具和製作流程,服務全省視聽機構。建設視聽內容資源庫和分發平臺,聯通天府融媒技術平臺,整合全省優質視聽資源,實現“百部川揚”“神秘蜀韻”等品牌內容的全川播、全國播、全球播。

6.做強“百部川揚”國內傳播品牌。實行專項扶持計劃,每年培育和扶持不少於150部優質視聽作品,在國家級媒體、頭部平臺及主流傳播渠道播出,形成廣泛影響力。充分利用全國性展會、各級平臺及行業合作聯盟,優化創作資源配置,實現精品內容多渠道播發和精準傳播,提升四川視聽作品的覆蓋面、傳播度和影響力。

7.培育“神秘蜀韻”國際傳播品牌。聚焦“三國三蘇三星堆、非遺蜀道大熊貓”等四川標誌性文化符號,打造國際傳播隊伍,推出“四川造”國傳精品。強化多語種、多形式的國際化表達,依託國際展映活動、文化交流平臺和主流國際媒體,推動四川文化內容的全球推廣。加強國際合作,搭建全球傳播矩陣,提升四川文化在國際主流市場中的覆蓋率和影響力。

(三)健全新型服務支撐體系

8.拓展政務服務場景。推動全省各級融媒體平臺共聯共享,協同發展,爲政務服務提供高質量視聽支撐,推動政策宣傳、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智能化升級。發展車載網絡音視頻服務,促進樓宇戶外、交通工具、場站碼頭等公共電子屏視聽節目服務規範健康發展。構建集信息發佈、互動反饋、數據分析於一體的政務視聽服務體系。

9.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施智慧廣電鄉村工程提質升級計劃,鞏固“九個有”廣播電視運維長效機制,推進基層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機構標準化管理。開展“視聽四川”廣電惠民服務,全面提升服務的便捷性、內容供給的貼近性、需求反饋的互動性、服務功能的多樣性、惠民服務的可持續性,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持續鞏固“雙治理”成效,保障羣衆便捷看電視。

10.做強“拍在四川”服務品牌。優化一站式影視服務平臺,推動線上線下協同聯動,提供從項目策劃、拍攝支持到後期製作的全週期專業高效服務。打造特色拍攝場景庫,爲影視劇組提供配套支持,創新推動影視文旅融合發展。定期舉辦“拍在四川”推介活動,用好影視扶持政策,推動影視產業鏈各環節資源整合,把四川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影視拍攝服務高地。

(四)佈局新型產業發展體系

11.推動超高清全產業鏈發展。推動部省共建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應用試點省,統籌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電視大屏和手機小屏,圍繞全鏈條各環節,支持廣播電視機構提升超高清製播能力,建成開播超高清頻道,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廣泛應用4K/8K超高清視聽技術,開展4K/8K超高清入戶行動,實現製播傳用全環節超高清化,讓受衆獲得真正的超高清視聽體驗。

12.發展壯大市場主體。充分發揮四川省影視發展聯合會、超高清產業聯盟和應急廣播產業發展協會等行業協會的橋樑紐帶作用,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實施“建圈強鏈”行動,聚焦視聽領域核心技術環節,引入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完善產業生態佈局,促進資源整合和協同發展。加大對優質企業的精準支持力度,打造鏈主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支持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

13.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支持中國(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基地、中國(成都)超高清創新應用產業基地跨越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視聽產業集羣。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支持和資源導入,培育一批具備特色化、專業化優勢的省級產業基地(園區)。強化基地(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萬兆園區”,推動基地(園區)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14.建成四川“大視聽”發展生態。大力發展視聽內容創作生產,聚焦影視製作、短視頻、動漫遊戲等核心領域,鼓勵企業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質內容,重點推進發展“微短劇+文旅”“微短劇+科普”“微短劇+非遺”。加快構建區域特色鮮明的視聽產業佈局,推動成都打造全國一流的視聽內容生產基地,支持其他市州依託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視聽產業,形成以成都爲核心、全省聯動的“一核多極”支撐格局。

(五)強化新型科技創新體系

15.建設高水平科研能力。構建以“虛擬現實視聽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實驗室”爲核心的科研網絡,聯合高校、企業推動產學研合作,開展集中攻關超高清、虛擬現實(VR)、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等核心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體系。通過“揭榜掛帥”等形式,支持企業建設科技企業行業聯盟、申請國家和省級技術創新項目、建設技術創新實驗室和參與技術標準制定,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16.加快行業轉型升級發展。加快推進超高清、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視聽領域的創新應用,推動視聽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級。推動視聽技術在文旅、教育、醫療、科技、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拓展產業發展新場景和新模式,釋放數字經濟潛能。鼓勵視聽企業開發基於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創新產品,優化內容生產與用戶體驗。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省廣電局建立推進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方案、設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視聽四川”新型傳播服務體系建設,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工作協調,定期調度任務落實情況,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推進。廣電行政部門、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單位要做好項目謀劃儲備,細化責任分工,有序推進實施。

(二)強化政策支持。搶抓“十五五”規劃編制契機,將廣電視聽新型傳播服務體系建設重點項目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爭取財政更大範圍和力度支持。用好用足省重大文藝項目扶持和精品獎勵、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等政策工具,進一步激發企業和創作者的積極性。支持視聽企業上市融資。

(三)加快人才培養。依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幹企業等,創新人才培養方式,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專項培訓等形式,建立各類實訓基地,培養多層次高素質人才。向全國培養輸送視聽行業緊缺的超高清、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優秀人才,集聚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推動我省產業價值鏈上移的高層次創新型領軍人才。

(四)深化交流合作。搭建國際傳播新平臺,推動視聽技術和產業“走出去”,組織省內視聽企業參加國際、國內大型展會和行業論壇,展示四川視聽領域的創新成果和品牌優勢。辦好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四川電視節和成渝影視發展大會等活動,吸引國內外優秀企業和機構參展參會,搭建交流合作平臺。

好文共賞請轉發 有話要說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