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博會 成交額逾24億元

第十四屆四川國際茶博會,四川納溪區茶葉獲多項金獎殊榮。(高銀鬆攝)

第十四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於5月12日在成都圓滿落幕,爲期四天的展會吸引8.79萬人次入場,現場成交金額達24.6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臺幣102.8億),創下新高。本屆茶博會作爲「春啓萬象」天府消費季的核心活動之一,全面展示川茶產業發展成果,推動川茶品牌走出四川、走向國際。

納溪區茶企表現亮眼。川閩緣茶業的「納溪金眉」榮獲特別金獎,「白龍芽」「鳳嶺飄羽-黃金芽」「霧隱紅茶」「三川那香」等14款茶葉摘金,納溪區並獲評「精製川茶產業振興十強縣」,成爲本屆茶博會的最大贏家之一。

納溪區近年來以「生態+」爲發展理念,加速推進「三茶統籌」(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融合發展,實現茶葉增值、茶農增收。當地先後榮獲「中國特早茶之鄉」「全國十大魅力茶鄉」「中國名茶之鄉」等多項國家級與行業榮譽。

目前,納溪已建成茶園基地31.5萬畝,年產量達2.4萬噸,年綜合產值近89億元。其代表性產品「納溪特早茶」爲首批中歐地理標誌互認農產品之一,品牌價值與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納溪茶文化歷史悠久,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即有「納溪梅嶺產茶」之記,宋代更爲貢茶之地。當地地處北緯28度,氣候條件優越,茶樹發芽期較川西北早7至10天、比江浙地區早一個月,是全球同緯度最早發芽的茶區之一,素有「除夕茶」之美譽。

「納溪特早茶」採傳統工藝製作,茶形扁平挺直、色澤黃綠鮮潤,湯色明亮、香氣高長,滋味甘爽、口感生津,因品質優異,被譽爲「丹霞金芽」「丹霞綠珠」。

納溪茶業有三大發展亮點:一是技術創新,與科研機構合作,建立產品標準體系,推出「玉筍」「玉芽」「玉針」等新品;二是品牌整合,建構「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子品牌」體系,目前全區擁有61個茶葉品牌;三是業態拓展,建成中國特早茶城、茶博物館及現代化加工園區,並打造多條茶旅路線,年接待遊客超22萬人次,其中「梅嶺茶葉公園」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精品茶鄉旅遊線路。

本屆茶博會以「建圈強鏈,加速川茶出川出海」爲主軸,來自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全國20多個省市的1200餘家企業參展,現場銷售額達2.19億元,釋出總投資128億元的30項重點專案,爲川茶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