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口就扣分!專家點名4句最傷人緣職場口頭禪

▲有些職場社交中,有些專家點名的地雷語。(圖/photoAC、pexels、unsplash)

記者蔡惠如/綜合報導

在辦公室裡,一句看似無傷大雅的話,可能卻會讓同事覺得被輕視。這些「居高臨下」的語氣往往不是出於惡意,但長期累積下來,會削弱彼此的信任感與合作氛圍。職涯教練與心理學專家提醒,有些話語其實我們自己也常說出口,但它們正是最容易踩雷的表現。

「我很抱歉你有這種感覺」在會議中,當有人提出不滿,卻聽到同事回一句「我很抱歉你有這種感覺」,表面像是安撫,實際卻常讓對話戛然而止。這種說法沒有真正理解問題,反而像是在劃清界線。

專家建議,與其用套話,不如表達願意傾聽,如「我們聊聊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比較能展現真誠,也能打開更多討論的空間。

「我們已經試過了」當新人提出想法,卻被一句「我們之前做過,沒用」直接否決,不只澆熄熱情,還可能讓他們以後不敢再開口。

更好的做法是先給予肯定,再分享經驗,例如:「我們幾年前也嘗試過,當時遇到一些挑戰,但你覺得現在有什麼不同切入點?」這樣既能傳達背景,也讓對方有機會帶來新的觀點。畢竟環境在變,舊方法未必適用於今日。

「等你做久了,你就會懂」辦公室裡,資深員工有時會習慣用「等你做久了,你就會懂」來回應問題。這種說法其實是在否定對方的經驗,把年齡或資歷當成唯一的衡量標準。

想像一下剛進公司的新人提出創新流程,卻被這樣迴應,自然會覺得被打壓。專家建議,若想分享經驗,可以換個角度說:「我過去有一些經驗想參考給你,你覺得現在情況有沒有什麼不同?」這樣既能展現資歷價值,又能避免年齡歧視的意味。

「細節別擔心,我來處理」在團隊合作時,有些主管或同事會主動說:「這部分別擔心,我來處理就好。」原本是出於效率或幫忙,卻常讓人覺得能力不被信任,好像做不好才需要被接手。

這樣的情境常見於趕案子時,下屬還在摸索流程,主管心急直接接手。但其實更有效的方式是問:「這部分需要我提供什麼幫助嗎?」既能給予支持,也不會打斷對方的學習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