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藥揭露中風創新藥 LT3001中國臨牀二期數據 利多出盡反跌停
順藥(6535)22日晚間公告中風創新藥LT3001在中國執行二期臨牀試驗完整數據,主要指標呈現良好安全性,LT3001所有劑量組均未觀察到任何與治療相關的症狀性顱內出血;次要指標方面,接受兩劑量組患者在第90天功能預後量表mRS 0-1或mRS 0-2人數比例均高於安慰劑組,展現一致療效趨勢。
順藥表示,失能型中風患者於主要預後指標mRS(功能獨立指標)0–2之比例最高可增加21%,試驗組零出血,成功將治療時間窗撬開至24小時,創下中風領域30年來重大里程碑。不過,順藥23日股價並不買單試驗結果,開盤不久即停跌鎖死,早盤鎖在279元,大跌31元,法人解讀爲利多出盡效應。
順天(5525)公告指出,該公司重要合作伙伴─北京天壇醫院,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登場的世界中風大會(World Stroke Congress)上,由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李姝雅發表LT3001在中國執行的二期臨牀試驗完整數據,本次發表爲順藥首次正式公開LT3001的關鍵臨牀成果,引起醫學界與產業界高度關注。
順藥表示,本次試驗主要目的在探索LT3001的安全性與治療潛力,據此作爲全球第三期臨牀試驗設計的重要依據。研究結果顯示,LT3001對中重度及失能型中風患者皆展現優異的療效潛力。
在次要指標方面,中重度患者族羣(中風量表NIHSS 7-25分)中,在給藥後第90天,LT3001治療組可恢復至mRS 0–2(Modified Rankin Scale 0-2代表可自理生活、具獨立行動能力)的人數比例,相較於安慰劑組最高可達11.7%。
在失能型患者族羣(包括肢體運動障礙與語言功能缺損者)中,這項改善幅度更明顯,相較於安慰劑組,LT3001治療可增加約13–21%的患者恢復生活自主。這一成果對現行治療最無選擇、最需要幫助的中風患者,具有特別重要的臨牀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試驗中LT3001治療組未出現任何與藥物相關的症狀性腦出血事件,安全性表現遠優於現行療法,此成果成功突破長達三十年未被改寫的治療限制,展現將急性缺血性中風藥物治療黃金時間窗自4.5小時大幅延長至24小時的潛力,爲全球中風治療帶來劃時代的新契機。
對於本次試驗成果,李姝雅醫師表示:「LT3001結合溶栓與神經保護雙重機制,二期結果展現出極具潛力的臨牀價值,期待三期試驗能進一步驗證其療效與安全性。」
順藥總經理葉聖文表示,目前全球主流溶栓藥物tPA雖具治療效果,但因約6–7%的症狀性腦出血風險,使用時機被嚴格限制於中風後4.5小時內,實際可受惠患者僅約10%。LT3001爲全新作用機轉的小分子藥物,兼具溶栓與神經保護效應。
根據全球超過300例受試者(涵蓋臨牀一期與二期)數據,未見任何症狀性腦出血副作用,安全性明顯優於tPA。本次試驗結果進一步驗證其臨牀潛力,爲三期試驗設計提供堅實依據。公司聚焦於中重度與失能患者族羣,以更高效率推進後續試驗,期望幫助更多中風患者重拾獨立生活能力。
順藥將於10月27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與醫學界完整說明本次臨牀成果,並同步揭歐美臨牀二期與全球三期臨牀試驗規劃,持續推進LT3001成爲全球首創具溶栓與神經保護雙效機制的中風創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