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藥急性中風新藥 LT3001 突破二期關卡 全球授權與臨牀三期佈局啟動

順藥(6535)在新藥研發道路上再下一城。順藥專注於疼痛、中風及癌症領域,旗下急性缺血性中風新藥 LT3001 於今年上半年完成中國二期臨牀試驗,安全性獲得確認,並在功能恢復評估指標(mRS)上展現雙位數的療效提升,爲全球未被滿足的中風治療市場開啓新希望。

根據研究,腦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第三大致殘因素,其中急性缺血性中風(AIS)佔比高達87%。然而,現行標準療法如 tPA 溶栓藥物受限於 3 至 4.5 小時的時間窗,且存在顱內出血風險,導致全球治療率僅約5%;血管內取栓術(EVT)也因醫療資源限制,僅惠及14%的患者。換言之,全球每年超過千萬患者缺乏有效治療選擇。LT3001 的獨特價值正是在此脈絡下脫穎而出。

LT3001 結合短鏈胜肽與小分子抗氧化劑,兼具溶栓與神經保護雙重機制,能在不增加出血風險的情況下,將治療時間窗大幅延長至24小時,突破現有侷限。這不僅填補了龐大的醫療缺口,也爲臨牀醫師與患者提供更安全便利的治療選項。

該公司預計於10月在第17屆世界中風年會(WSC 2025)完整公開中國二期試驗數據,由北京天壇醫院李姝雅主任向全球專家發表。屆時將進一步凸顯 LT3001 對於不適合溶栓或血管取栓患者的臨牀價值。同時,公司也將於第四季召開美國 FDA 的二期結束(EoP2)會議,確認三期臨牀的設計方向與受試規模,並同步展開與國際藥廠的授權談判。

順藥透露,已與全球前20大藥廠中的7家簽署 NDA,國際藥企普遍對中國數據持正面態度,正等待 EoP2 結果來推進合作。根據上海醫藥合約,中國三期將於2026年初啓動,美國三期則規劃在2026年底展開。市場預期,若順利推進,LT3001 有望成爲首款兼具溶栓與神經保護作用的全球級新藥。

投顧機構估算,若 LT3001 能在全球急性中風患者中取得 15% 至 25% 滲透率,配合美國每例約 2.5 至 3 萬美元的給付意向,銷售高峰有望逼近百億美元規模,授權總包裹金額亦可能達到 15 至 25 億美元。2026 年起,公司營收與獲利有望由虧轉盈,順藥也將憑藉此重磅新藥奠定國際新藥舞臺的重要地位。

隨着全球中風治療市場規模持續擴張,預計2030年可達264億美元,LT3001 的臨牀進展不僅承載着龐大商機,也象徵臺灣新藥創新能量逐步走向國際。順藥正以「未被滿足醫療需求」爲核心戰略,持續推動中風治療的革命,迎向更廣闊的未來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