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喝太多水!醫揭「4大元兇」:促進代謝才能改善

▲發現體重增加或腿變粗,不少人會懷疑是否水喝太多造成水腫,醫師直指這是迷思。(圖/Unsplash)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許多人看到體重上升或腿變粗,會懷疑「是不是水腫」,甚至認爲是「水喝太多」引起。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指出,這是常見迷思,導致水腫的關鍵爲「循環、代謝變差」,和水喝多少關係不大。

陳榮堅在臉書寫道,肥胖與水腫在外觀上相似,但觸感不同,若比較緊實,代表脂肪較紮實,相反如偏鬆軟型,代表脂肪含水較多,會有「拋拋感」,簡單測試就是用手按壓皮膚,回彈慢便可能有水腫問題,另可觀察早晚體態差異,若晚上腿更腫,通常是循環不佳的警訊。

此外,陳榮堅強調,水腫不是喝水多,而是循環、排水功能差,而造成循環不良的主因包括體脂肪過多,或久坐,或缺乏運動,或飲食中鈉含量過高。

陳榮堅指出,不少民衆誤以爲服用利尿劑或減肥藥能「排水變瘦」,這其實非常不健康,真正要改善水腫,必須從「促進代謝」着手,而肌肉是改善循環的關鍵。

對此,陳榮堅寫道,肌肉里布滿微血管,當肌肉量增加,代謝與血液循環自然提升,反之若肌肉太少,活動力下降,代謝也會惡化;對一般人來說,其實不需要多高強度的運動,只要「讓自己動起來、微微流汗」即可,例如快走、爬樓梯或定時起身伸展。

若追求更好效果,可加入簡單的阻抗運動如深蹲、棒式、伏地挺身、舉啞鈴等。陳榮堅提醒,比起偶爾猛練一次,每天做幾下,持之以恆,纔會有效,另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與減少壓力也同樣重要。

陳榮堅指出,水腫若長期不改善,可能與甲狀腺、腎臟或藥物有關,建議持續觀察並諮詢醫師,但別再以爲「喝太多水」會水腫,重點要放在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