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攻擊《731》

作者 | 一月

籌備8年曆經波折的《731》,將在2025年9月18號上映。

然而電影還沒上映呢,僅憑90秒的預告片,就遭遇了180萬條舉報,炸出了一大批精日的孝子賢孫。

理由清一色爲“血腥畫面影響兒童心理”,甚至有人口口聲聲“不要糾結歷史,拍《731》就是煽動仇恨”,某些大V也跟風起鬨:“今年是抗戰勝利80週年,別破壞中日友好”。

讓人感到乳腺通暢的是,這些觸碰民族底線的大殖子,賬號統統被禁言了,畢竟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說起這波攻擊愛國題材電影的通稿,實在是來勢洶洶,各大平臺鋪天蓋地,很明顯的內外勾結。

讓人感到諷刺的是,60%的舉報者IP來自日本東京,文案模板與日本右翼話術高度一致,其中不乏所謂的專家和知名博主。

有不少賬號爲了以假亂真,更是配上了一張來自外網的小女孩圖片,並“強烈建議家長們不要帶孩子去看”。

幸好絕大多數國人還是清醒的,平臺出手也是雷厲風行,愛國題材電影不是爲了娛樂,就是爲了記錄華夏大地的悲鳴和傷痛。

《731》講述了侵華日軍731部隊罄竹難書的暴行,是深入每個中國人骨髓的血色賬簿,所有被刻意淡化的罪惡,都將在影片裡被一一揭開。

殘暴至極的活體凍傷實驗,孩童的指尖被扎進鋼針,之後鋼針刺穿整個手掌,就爲得到人體在極端低溫下的反應。喪心病狂的母嬰高溫觀察,將母子二人關在密閉空間,溫度加高到足以令人體融化,只爲觀察母親是否會將孩子放下。

日軍記錄數據的畫面讓人窒息,每一幀鏡頭都浸滿了血淚。

最慘絕人寰的,還是殺人於無形的細菌戰,1000多個村莊42.75萬人遇害屍橫遍野,魯西大地淪爲人間煉獄,比南京大屠殺還要觸目驚心。

這些不是虛構的劇情,而是真實發生過的反人類罪行。

哈爾濱731遺址陳列館裡,3513名受害者的名字至今仍在滾動播放,其中三分之一是兒童。當年日軍往中國人體內注射細菌的針管,針頭凝固的血跡似乎還依稀可見。

可有些人,比電影裡的畫面更讓人心寒和憤怒。

原本,《731》定檔在2025年7月31號。然而,有人卻心虛了害怕了着急了。

日本外務省半年內進行了23次外交抗議,要求將片名改成《舊日軍防疫部隊》,並刪減70%的鏡頭,試圖把“活體解剖”、“扔嬰兒進沸水”等暴行,包裝成“醫學研究”,掩蓋曾經犯下的滔天罪惡。

正如《黑太陽731》的開場白“友好歸友好,歷史歸歷史”,就像《南京照相館》裡的那句臺詞:“我們不是朋友。”

大好山河寸步不讓,殘忍畫面引發的強烈衝擊,恰好是銘記歷史的最好開始。

導演趙林山曾經說過:“要揭開一個謎底,不會是那麼輕鬆的。”

731部隊的罪行早已被國際法庭定罪,美國解密的檔案、俄羅斯公開的審訊記錄、日本學者常石敬一的調查鐵證如山。

可就是有那麼一波人,寧願相信“歷史虛無主義”的謊言,也不願直面真相。

國內某高校教授甚至公開宣稱“731推動了醫學進步”,前央視主持人王志安指責電影“販賣仇恨”。

更可笑的是,有人以“保護未成年人”爲由抵制《731》,卻對日本731題材動漫在國內平臺上線視而不見。

這種雙標,不是蠢就是壞。幸好總有人,拼盡全力去對抗遺忘。

鐵骨錚錚,被譽爲能讓日本沉默的中國女人王雪。

她辭去高新工作散盡百萬家財,帶領180位受害者前往日本,以個人名義打了整整20年官司,42場國際官司其中有18場,她孤身一人站在法庭上。

最終,在遭遇了日本法庭百般刁難甚至人身威脅後,她勝利了。

《731》導演趙林山爲了取證,前往千葉縣731部隊創始人和總部長石井四郎墓地,其親人曾質問趙林山:

“你們爲什麼總找我們的閣下,問這些事情,捱打的都忘記了,打人的人還需要記得嗎?

接受採訪時回想起這個場景,趙林山滿臉悲愴,覺得自己又被侵略了一次,這也是他能堅持11年的動力。

於是,趙林山不惜抵押房產、讓兒子退學,走訪中、日、美、俄四國檔案館,1:1還原歷史場景,還邀請了凱文埃爾見證歷史。

而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演員,爲了讓更多人記住這段黑暗,也零片酬出演,在零下30℃的哈爾濱實景拍攝。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731》這樣的電影,年輕一代的記憶只會越來越模糊。

直到現在,哈爾濱731遺址陳列館的數據還顯示,80%的00後參觀者不知道“馬路大”(活體實驗受害者代號)的含義。

當上二年級的小外甥,用嚴肅的表情稚嫩的聲音,跟我說出“勿忘國恥”這四個字,我忍不住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對於我來說,這就是愛國題材電影最終極的意義。

2025年9月18日,當防空警報響起時,也是《731》在全國影院拉開序幕時。

這不是一部普通的電影,而是對幾十萬亡魂的祭奠。

有些真相刪改了也無法抹去,有些記憶靠時間也無法沖淡。

我們可以不延續仇恨,但絕不能忘記歷史血淚,遺忘纔是最大的背叛。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較犀利的文我會發這個備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