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找回真實228歷史
圖爲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內的「臺北二二八紀念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年前筆者撰文「二二八放假,大大失禮」,從國定假日的意義、人情制禮的歷史意涵,以及放假帶來歡樂,卻是基植於族羣仇恨的矛盾與荒謬等等析論,提出二二八紀念而不應該放假的呼籲。
直到今天,「二二八」真相在綠營執政長期掩蓋甚至刻意壓制下,呈現的只是片面且偏差的;國人逐年服下綠色執政的藥單愈飲愈順口,殊不知服錯藥了。
我生長於中部小鎮,父母都在小鎮中學教書,住學校宿舍,左鄰張家、右舍趙家,都是爸媽的同事,孩子常在一起玩,只是趙家孩子比兩家孩子都大些。
趙伯伯文質彬彬、帥氣挺拔,趙媽媽不修邊幅,粗手粗腳還嗓門大,罵孩子聲各家聽得一清二楚。我對趙伯趙媽的組合很好奇,一日忍不住問爸爸,爸爸告訴我一個故事:在二二八時外省人被本省人追殺,趙伯伯是河北人、四處逃亡,後來被一家本省籍農夫收留,他感念農夫救命之恩,便娶他女兒爲妻。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聽到「二二八」三個字,僅十歲的我有一絲絲驚嚇,爲什麼本省人要仇殺外省人?
這類事件亦不少,民進黨官方刻意忽略,最有名的不外是臺灣經濟發展重要推手孫運璇。民國卅六年二月廿八日當天,若非雲林籍蔡瑞唐課長的保護,孫運璇不知命運如何。
孫當天日記寫道:「今日上午民衆數千人圍攻專賣局,分局內地職員多被毆傷,且有數人斃命,下午復包圍長官公署,與警察發生衝突覆被擊斃數人,事態愈行擴大,演變成本省人排外風潮,遇見外省人即打…五時左右聞暴徒已至臺北支店,乃急尋黃協理同至蔡課長家中躲避,及暴徒至公司後內地人皆已避去,故未肇事…此次不幸事件,頗爲痛心,尤其是令日人看見我們自己火拚,更覺難堪。」
當年不少隻身在臺工作的外省青年,被羣衆圍毆擊斃,平白冤死,無親人相認、更無人申請賠償。近年有研究二二八者發現一奇特情況,當年聚衆暴動的臺灣人中並沒有農民與工人,他們反而是暗中保護他人的善良人。
綠營指控的理由之一是「官逼民反」,卻無法解釋爲何農民、工人沒有參與暴動;反觀,暴民攻擊的爲什麼是官署及外省人,只爲單純的排外?
據學人張若彤的分析,當時臺灣滿目瘡痍、百廢待舉,來臺主事者爲重建各項事務,亟須人才與技術官僚;主事者想藉用當時部分留臺的日本專業人員,但遭到臺人激烈反對,畢竟臺灣有一股強烈的反日情緒。而殖民時期的教育缺乏培養高階專業人才,因而高階管理階層多爲外省人擔任,甚至身兼數職;因外省人力也不足,又引發臺籍人士不滿。
此外,綠營指控「國民黨官員貪腐」,據查史料案件,貪污腐化的竟有不少是臺籍人士,凡此種種皆駁斥了綠營史觀。還有許多真相,有待客觀且不畏強權的學人們,羣力找回真實的二二八歷史,還原一個公正完整的拼圖。
二二八是除國慶日外唯一政治性假日,放假是爲歡慶或反省?卅年間三次歷史教科書改動,綠營的二二八史觀更加牢固。執政掌權者矇騙國家幼苗,徒滋長內部族羣對立,何談化解族羣矛盾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