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突然抖一下正常嗎?醫揭原因 3狀況當心

醫師表示,入睡抽動70%發生在午休或小睡時。(圖:shutterstock/達志)

多數人都曾有過睡覺時突然抖一下的經驗,除了會驚醒之外,也容易嚇到旁人;對此,家醫科醫師洪𬀩傑解釋,這叫「入睡抽動」,70%發生在午休或小睡時,因入睡時身體從緊張狀態到放鬆,腦部傳送訊息若出了差錯,身體就會出現反射動作,感覺到快墜落,這時身體會馬上撐住,纔會出現明顯抖動。洪𬀩傑提醒,如果有連續抽動、醒着還發生或合併感覺異常,就要特別留意。

一名女網友曾在Threads發文寫下,「世界上最尷尬的事:睡覺睡到一半抖超大一下」,他說當天在學校午休時,趴在桌上睡一睡突然大抖,附近沒睡覺的同學都看到了,「但我不知羞恥,直接繼續睡,因爲真的很累啊!」

貼文引起討論,一票網友也分享類似經驗,「我也睡一半抽搐過,重點是還沒辦法控制」、「有次自習課我睡覺抖超大力,桌子差點倒,全部人都在看我」、「我每次在學校午休都會這樣」。

洪𬀩傑曾在健康節目《醫師好辣》中表示,睡覺睡到一半突然抖一下,或是出現墜落感,這叫做「入睡抽動」。他解釋,睡覺時身體從緊張狀態到放鬆,呼吸變慢、肌肉放鬆,腦幹中的網狀活化系統若傳遞訊息出差錯,就會使人體產生反射動作,感覺到快墜落,因而出現用力撐住的反應,纔會抖動。

洪𬀩傑表示,出現入睡抽動大多與壓力大、睡眠不足或攝取較多咖啡因有關,且有70%都是出現在午休或小睡片刻時,比較少發生在較長睡眠時。

不過洪𬀩傑提醒,如果有連續抽動、醒着還發生、合併感覺異常等3種狀況,應就醫檢查,發生不斷抽動要留意是否爲癲癇狀況;若醒着仍出現抖動,可能是小腦或巴金森氏症問題;合併感覺異常,則可能是多發性硬化症或腦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