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喝不夠」恐害變胖、憂鬱! 英研究曝1激素是關鍵
▲水分攝取不足,長期可能影響健康。(示意圖/VCG,下同。)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每日水分攝取量不足,在面對壓力時,體內皮質醇(cortisol)濃度顯著激增,而慢性壓力會削弱免疫系統,讓人們更容易生病,皮質醇長期居高不下,罹患心臟病、第2型糖尿病、憂鬱症、焦慮症、肥胖等重大疾病的風險也會提高。這項研究被髮表於《應用生理學期刊》。
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將32名志願受試者分爲2組,一組每日只能喝1.5公升的水,另一組則按照個人的建議攝取量飲水。實驗前,他們透過尿液及血液樣本監測水分狀態,實驗階段,則接受模擬現實情況的壓力測試。
其中,壓力測試包括模擬面試,準備時間只有10分鐘,現場還有假攝影機及3名穿白袍的人員營造緊張氛圍。隨後還要緊接着接受快速心算測驗。
根據實驗前後蒐集的唾液樣本,喝水量不足組的皮質醇明顯急遽上升,代表即使只是輕微脫水,也可能加劇身體的壓力反應,並且隨着時間推移,導致健康狀況惡化。
研究主持人、該大學運動科學院教授沃許(Neil Walsh)說明,皮質醇是人體的主要壓力荷爾蒙,過度反應與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風險增加有關。他指出,雖然2組受試者的其他身體壓力跡象程度類似,例如心率加快、流手汗、口乾舌燥等,但水分不足組的皮質醇反應卻明顯更加劇烈。
沃許建議,如果即將面臨截止期限或上臺演講,隨身攜帶一瓶水,可能是有益長期健康的好習慣。研究團指出,需要更進一步研究,才能更深入瞭解這項發現,例如可以探討增加水分攝取,是否能夠降低日常微壓力的荷爾蒙反應,包括塞車與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