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低不用太高興 學者憂代價高
臺灣面對美方壓力大,就算拿到低關稅,也可能是政府私下讓步,未來得付出更大代價。圖爲正在裝卸貨物的貨輪。(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對日韓祭出高關稅,臺灣仍期待下一輪談判。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認爲,美國現在等於拿大石頭砸自己的腳,被拿來祭旗的很多是自己的盟友;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擔憂,臺灣面對美方壓力更大,就算拿到較低關稅,也可能是政府私下讓步,未來得付出更大代價。
黃介正表示,白宮最近發了川普穿超人裝的哏圖,但此次被美國課重稅的很多都是美國盟友,包括「五眼聯盟」的加拿大、印太戰略基石的日本都被拿來祭旗,「這個超人現在對付的不是所謂的壞人,反而是自己的好朋友」。
他以巴西遭課50%重稅爲例,巴西是產銅大國,美國軍工產業、民生產業用品都得用到,美國對許多國家祭出高關稅,其實是在砸自己的腳,美國是單一強權,可祭出232條款和301條款,但現在中國大陸經濟規模與美國已非常接近,川普使出「繡春刀」不一定能傷到對方,還可能將盟友推向大陸。
黃奎博指出,日韓都可以使用「大陸牌」作爲「避險策略」,但臺灣現在把西邊通道全關掉,只能靠美國,因此對於美方的要求更難進一步協商。
他直言,政府完全不透露談判內容,也不拿民意作爲談判後盾,這在談判中是很少見的,合理推斷有2種可能:一是民進黨政府有把握可應付美國;二是政府可能做很大退讓,擔心民意反彈,寧可不說。
黃奎博研判後者可能性更大,若最後談判結果像越南一樣關稅在20%左右也不足爲奇,但若關稅低很多也不要太高興,背後可能是很多臺面下的讓步,苦果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