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鐵駕駛艙裝監視器 學者:調閱設規範兼顧隱私
▲交通部擬推動臺鐵等軌道系統駕駛室裝設監視器。(資料圖/臺鐵)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高鐵4月14日發生通車18年來首起駕駛過站未停疏失,臺鐵今年也發生6起司機員停車不當事件,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將與雙鐵溝通,朝駕駛艙內設置監視器方向執行。學者則表示,國外包括美加等國家鐵道也有類似做法,可訂定調閱規範,涉及行車安全或潛在風險纔可調閱,兼顧司機員隱私。
高鐵4月14日發生駕駛過站未停疏失,影響逾150名旅客。臺鐵也發生6起停車不當事件,其中4件是人爲因素,另外2件是ATP因素。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在立法院表示,根據運安會建議,希望軌道運輸的駕駛艙加裝攝影機,正努力與臺鐵公司、高鐵公司溝通中。不過臺鐵企業工會表示,因涉及侵犯隱私,司機員反對加裝監視器,未來將持續溝通。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表示,駕駛室加裝監視器,是運安會在臺鐵發生出軌重大事故後提出的建議,事實上其他國家的包括美國、加拿大的鐵路系統也有類似作法,臺灣應該不是第一次做。
鄭永祥指出,如果從改善和確保鐵路行車安全角度來說,駕駛艙加裝監視器應該是可行的,但當然有另外的問題,會有隱私權受到侵犯的反彈,因此建議調閱上應該要規範一些特定條件,譬如涉及行車安全、事故或潛在風險,因有分析需求,纔可以調閱,其他則不可隨便調閱,將可兼顧司機員駕駛過程中的隱私保護,從這方向來看應該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