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利多加持 亞股後市點火

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以來亞股基金績效前十強

今年以來,亞洲股市持續領先全球,前三季包括恆生指數與韓國KOSPI指數雙雙大漲逾30%,10月初日本及亞洲市場再度迎來重大利多,除日本政壇由高市早苗有望成爲史上首位女性首相,市場普遍認爲有望爲日本股市注入中期成長動能,且全球AI需求持續發酵,亞洲相關供應鏈將持續受惠,有利可透過亞股基金掌握區域後市行情。

富邦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朱家玄指出,高市早苗成爲自民黨首位女性總裁,預期高市將延續安倍經濟學的寬鬆政策,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收緊步伐有望放緩,且財政政策有望持續擴張,進一步強化企業獲利動能。

預估日本股市可望迎來高市行情,維持中性偏多看法。AI需求持續增長,亞洲市場包含臺灣、大陸、日本、韓國等地區之AI相關供應鏈有望持續受惠。市場也關注即將於10月20日起登場的中共四中全會。

亞洲主要市場同步釋放正面信號,包括日本政治不確定性消除、AI需求發酵以及大陸政策定調,有望爲區域股市帶來新一波上行契機。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各國政策與資金動向,透過亞洲股票型基金掌握結構性成長機會。

瀚亞亞洲科技資本家股票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亞洲科技投資的主軸仍聚焦於AI硬體供應鏈與AI應用服務,重點包括上游晶片製造、關鍵零組件,及中國科網公司。未來成長動能也將延伸至邊緣AI領域,隨着人形機器人、AI手機與AI PC陸續上市,加上亞洲供應鏈在相關應用中的成本佔比高於AI伺服器,預期將帶動新一輪強勁成長。持續看好亞洲科技廠商的股價表現,建議投資人可採取定期定額方式進場,以掌握長期成長契機。

臺新MSCI中國ETF(00703)研究團隊強調,亞股基金中,以陸股後市相對具補漲行情,大陸自去年9月底以來政策發力,不僅提升宏觀流動性,更有效扭轉悲觀預期,民財富需要在房市、股市、債市與存款之間進行資產配置,在股票配置性價比上升的同時,低利率環境削弱債券與存款的吸引力,金融與信用週期下半場削弱地產的吸引力,資產配置需求導致存款搬家進入股市,提供陸股後市資金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