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焦和碳酸鋰大幅領漲,多個品種創下階段新高 |期貨週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翁榕濤 實習生 賴桂筠
周內(7月21日至7月25日),國內大宗商品期貨漲跌不一,焦煤、焦炭和碳酸鋰大幅領漲,集運歐線領跌,基本金屬板塊和農產品板塊小幅波動。
就國內期貨市場具體來看,能源化工板塊,燃油週上漲0.10%、原油下跌0.56%、碳酸鋰上漲15.09%;黑色系板塊,焦炭週上漲16.14%、焦煤上漲35.96%、鐵礦石上漲2.23%;基本金屬板塊,滬銀週上漲1.28%、滬銅上漲1.03%、滬鉛上漲0.65%;農產品板塊,生豬週上漲1.77%、豆粕下跌1.15%、棕櫚油下跌0.31%;航運板塊,集運歐線周下跌5.30%。
交易行情熱點
熱點一:焦煤市場強勢上漲,供需偏緊推升價格
本週焦煤主力合約實現多個連板,引領國內端資產強勢走高,周漲幅達35.96%,振幅35.31%。
短期焦煤價格漲幅明顯,使得焦企生產成本快速增加,焦企提漲的頻率也同步加快。繼7月23日二輪提漲落地後,三輪提漲快速開啓,7月24日,多地焦企提漲焦炭第3輪,下游部分鋼廠已經接漲,主流鋼廠25日招標,幅度50-55元/噸,執行時間7月25日零點。
在供給方面,本週鋼聯焦煤日均產量77.73萬噸,環比0.9%,同比-0.6%。汾渭焦煤產量繼續下降,同比低於去年水平。焦炭日均產量111.76萬噸,環比0.4%,同比-3%,焦炭利潤較差,第三輪提漲基本落地。蒙煤通關正常後,進口量有所回升,國內產量受到相關政策影響,復產空間受限。國內現貨市場交投活躍,帶動整體國內上游煉焦煤企業庫存去化明顯,庫存壓力大幅減輕,釋放價格彈性。
在需求方面,2025年政府政策主線在於化債和促消費,預期建築業需求仍偏弱,鋼材整體需求仍偏弱,鐵水產量或下降1%左右。當前鋼材搶出口,出口量高於去年,但有下降趨勢,整體鋼材需求較強,但遠期預期較弱。焦煤產量和進口量未完全恢復,政策“反內卷”情緒高漲,下游拿貨意願好,精煤庫存繼續從上游礦山及洗煤廠向下遊用煤企業轉移,短期內供需偏緊。
在庫存端,在現貨市場看漲情緒的帶動下,原料煉焦煤繼續大量回補庫存。本週焦煤總庫存2863萬噸,環比-2.6%,同比9.3%,下游繼續補庫,上游庫存繼續下降。焦炭總庫存918萬噸,環比-0.8%,同比15.1%,市場情緒好轉,下游繼續補庫,總庫存處於較高位,下游庫存較充足。
中航期貨分析師汪楠認爲,近期受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組織開展煤礦生產情況覈查促進煤炭供應鏈平穩有序的通知》文件影響,強化供應減量預期。目前焦煤內生力的不斷趨強既有“反內卷”政策給出下方支撐,又有現實需求增量的改善,帶來上行空間的打開。從產業自身角度出發,焦煤進入漲價去庫存的反彈通道,價格先於基本面數據改善。
混沌天成研究院分析師提到,當前焦煤產量仍未恢復,供需偏緊,市場焦點仍在“反內卷”,能源局覈查煤礦超產,或對焦煤產量影響,供需偏緊狀態或持續,焦煤持續大漲,市場情緒波動巨大,風險很高,建議觀望,等待等待更多政策細節和情緒穩定,再評估供需關係。
瑞達期貨研究員徐玉花表示,宏觀面,繼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提整治“內卷式”競爭,促進煤炭市場供需平衡後,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將出臺方案推動鋼鐵等重點行業調結構、優供給、淘汰落後產能,宏觀預期較好,焦煤本週迎來5個漲停,現貨也跟隨大幅上漲,短期盤面上漲過快,注意風險控制。
熱點二:碳酸鋰價格強勢上漲,供需博弈加劇市場波動
周內碳酸鋰價格漲幅達15.09%,振幅達17.87%。
供給端,本週SMM國內碳酸鋰產量18630噸,環比上週減2.5%,因部分廠商檢修導致國內碳酸鋰產量小幅回落。2025年6月,中國進口碳酸鋰17698噸,環比減少16.3%,同比減少9.6%,其中智利進口碳酸鋰11853噸,阿根廷進口5094噸。1-6月中國碳酸鋰進口總量約爲11.8萬噸,同比增加10.7%。
7月海外供給壓力較小,上半年智利對中國碳酸鋰+硫酸鋰出口量基本持平。近期供應端擾動頻現,已有藏格鹽湖因採礦證手續問題而暫時停產(影響1200噸/月),銀鋰停產檢修(影響800噸/月),宜春雲母礦面臨儲量報告重審及礦證續期挑戰,另有鹽湖因超產存在減產風險。預計獲得符合要求的礦證後企業生產將逐步恢復,但短期內供給擔憂或加劇碳酸鋰價格波動。
需求端呈現分化態勢,受傳統汽車銷售淡季影響,動力端需求難以實現突破,磷酸鐵鋰材料及電芯的排產預期下滑;但儲能市場受益於關稅下調及澳洲、歐洲戶儲補貼政策推動,儲能需求仍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市場動態方面,乘聯會預計7月新能源汽車零售可達101萬左右,滲透率有望提升至54.6%。1-6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同比增26.2%。生產方面,本週磷酸鐵鋰開工率環比持平,產量小幅下降;三元材料產量環比上漲;錳酸鋰產量小幅下降,鈷酸鋰企業產量環比持平。
庫存方面,本週國內鋰礦庫存環比減少,碳酸鋰庫存環比上漲0.39%,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庫存環比下降,錳酸鋰及鈷酸鋰庫存環比上漲。7月24日,國內碳酸鋰周度庫存報143170噸,環比上週+550噸(+0.4%)。國內碳酸鋰產量位於高位,庫存增勢仍持續。7月25日,廣期所碳酸鋰註冊倉單11996噸,周增17.2%。
展望後市,南華期貨分析師夏瑩瑩提到,短期看,宏觀情緒影響大宗商品,供給端擾動逐漸增強,市場整體偏強運行。中長期看,隨着鋰鹽價格的逐漸上移,企業利潤逐漸增加,預計未來開工率逐漸上漲。
五礦期貨分析師吳坤金認爲,礦端消息擾動強化做多情緒,週四、週五碳酸鋰合約連續大漲。國內資源退出傳聞短期難以明確證僞,多方資金掌握主動權交易供需修復的強預期。而現實基本面暫未扭轉,下游對鋰價持續性存疑,現貨市場操作謹慎。值得注意的是,商品市場連續拉漲風險度提升,週五夜盤文華工業品指數跌2.25%,前期強勢反彈的焦煤、玻璃、純鹼等品種均大幅回調,週一恐高氛圍可能傳遞到碳酸鋰。
海證期貨研究所分析師表示,“反內卷”基調下,礦產權證合規化放大了對供應收縮的擔憂,疊加倉單數量偏少,近月合約較爲強勢。不過長遠來看,江西鋰礦供應可以降低中國原料對外依存度,且終端產品電動車還在靠補貼刺激消費,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向下遊傳導將擡高成本,電動汽車不得低價銷售的前提下,可能會打擊需求;若車企也漲價銷售,則與補貼的意圖背道而馳,預計鋰礦獲得合規礦證後仍會復產。
行業政策要聞
要聞一:財政收支數據出爐,下半年重點穩消費
7月25日,財政部公佈 2025 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566億元,同比下降0.3%;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1271億元,同比增長3.4%。
在狹義收入增速方面,從6月單月來看,稅收收入同比1.0%,略高於前值;非稅收入同比-3.7%,降幅則較前值有所擴大。從分項看,出口退稅收入增速邊際回升,反映了與東盟等經濟體的貿易往來成爲我國出口的重要支撐;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收入增速仍有不錯表現,反映經濟保持韌性。
分行業來看,財政部表示上半年裝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計算機通信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現代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等行業稅收表現良好,這與今年上半年經濟“三航”、“兩新”以及服務消費等領域的景氣偏高有關;地產領域則是上半年經濟短板。
在狹義支出增速方面,6月當月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上半年進度高於過去兩年的同期水平。從分項看,科技支出爲領跑項,基建相關分項支出增速則相對偏低。
申萬宏源宏觀研究團隊認爲,上半年財政支出節奏明顯前置,下半年財政支出能否維持高增速,一方面取決於稅收收入及土地出讓收入修復態勢能否延續;另一方面關注增量資金“續力”的可能,“準財政”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對靈活或落地較快。
廣發證券宏觀分析師郭磊表示,上半年財政收支表現整體平穩,6月財政收支增速邊際變化均相對有限,要實質性改善稅收和政府性基金收入,需要繼續推動PPI和土地市場的改善。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部署,加快出臺提振消費增量政策舉措,在服務消費、育兒補貼、文體旅遊等領域或有政策空間。
國泰海通樑中華宏觀研究團隊認爲,下半年我國宏觀政策會延續積極方向,在總量上託底總需求,在結構上優化供給、提振價格。財政運行需要關注三條主線:第一,“反內卷”推動部分產業供給側調整,有望提振價格水平,推動財政收入改善。第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資金在7月下達690億元,剩餘資金將在10月份下達,對消費形成支撐。第三,城市更新項目有望推動投資改善,尤其是市政基礎設施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老舊街區(廠區)改造等。
要聞二:歐央行暫停降息,市場聚焦9月政策動向
據央視財經報道,北京時間7月24日晚,歐央行在本年度第5次貨幣政策例會上決定維持三大關鍵政策利率不變,其中存款利率保持在2.00%,主要再融資利率爲2.15%,邊際貸款利率爲2.40%,結束此前連續七次降息的進程。
會議聲明指出,歐元走強、關稅環境下的外需下降,以及偏弱的薪資展望,均可能導致歐元區未來通脹超預期下行,從而令市場關注到未來歐央行重啓降息的可能性。歐央行行長拉加德在新聞發佈會上強調,將繼續採取“依賴數據、逐次評估”的方式決定未來利率路徑,強調“不會預設特定方向”。
華福證券秦泰宏觀研究團隊分析指出,本次暫停降息的主要原因有二:6月歐元區HICP同比上行0.1個百分點至2.0%,歐元區一季度經濟增長受提前集中出口的拉動而相對較強。歐央行貨幣政策“依賴數據且逐次會議”決定,如果未來歐元區通縮壓力加大、經濟增長不及預期,那麼歐央行仍有較大可能重啓降息,且屆時斜率或將更加陡峭。
花旗銀行歐洲利率策略師卡拉姆塞蒂(Varshi Karamsetty )在會議前對媒體表示,本次會議的重點不僅是暫停降息本身,同時在於歐央行如何界定未來寬鬆的門檻。她表示,儘管市場預期年內可能還有最多兩次降息,其中一次或落在9月,但“歐洲央行不太可能接受過高的市場定價”,並傾向提供“中性且平衡的政策指引”。
市場仍押注今年稍晚還有至少一次降息。卡拉姆塞蒂對媒體表示,“我們的基準預測是9月再降一次。年內總計兩次降息的概率仍存在,但取決於數據及關稅風險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據央視新聞報道,歐盟成員國於當地時間7月24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針對美國930億歐元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方案。此前歐盟方面多次表示,若在8月1日美國關稅生效前未能達成令雙方滿意的貿易協議,歐盟將採取相應反制措施。
展望後市表現
能源化工板塊
原油:供應端:美國方面,美國至7月18日當週EIA原油產量減少10.2萬桶至1327.3萬桶/日,煉廠開工率95.5%,預期93.4%,前值93.9%。歐佩克方面,歐佩克+已經初步計劃提前在9月完成恢復220萬桶供應的最後階段,月度增產55萬桶。隨後可能會等待一段時間後,再考慮恢復另一層減產的產量,規模約爲166萬桶/日。總體來看下半年供應端仍處於增產週期,且四季度壓力更大。需求端:高頻數據看,上週美國汽油單週需求增加而餾分油單週需求環比減少。(正信期貨)
黑色系板塊
鐵礦石:供應端,全球發運近期略強於去年同期水平,沒有明顯增量,國內到港量高位回落,港口庫存企穩但短期無累庫壓力。需求端,終端處於淡季,鋼廠存有利潤使得短期主動減產動力不足,高鐵水也支撐鐵礦疏港處於同期高位,鐵礦需求端保持韌性。(國投期貨)
基本金屬板塊
滬鉛:從基本面來看,供給端整體偏緊。原生鉛方面,開工率相對再生鉛保持強勢,且副產品收益穩定。再生鉛方面,受廢電瓶原料端供應較緊,冶煉廠信心不足,總體供給端方面偏緊。需求端,逼近旺季,生產備庫意願加強,但價格上漲現貨成交一般,仍處於觀望狀態。再生鉛的成本支撐仍能保持,“反內卷”如果能夠對原料進行支撐,以及爲鉛的定價造成一定影響的話,那麼鉛回調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目前可能還是需要觀察宏觀以及下游的採買情緒,同時等待旺季的到來,鉛價纔會有重心上移的表現。(南華期貨)
農產品板塊
豆粕:美國農業部周度作物報告顯示,截至7月20日當週,美國大豆優良率爲68%,低於市場預期的71%,前一週爲70%,與上年同期持平。美豆優良率下降且天氣預報顯示西南地區可能出現高溫壓力,使得美豆期價整體有支撐。同時近期美國大豆出口前景改善,預計美豆短期震盪運行爲主。國內方面,中國農業農村部召開的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繼續推進豆粕減量替代,疊加國內供應寬鬆格局,使得短期連粕偏弱運行。(申銀萬國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