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皆稱有進展但實質內容少 川普普丁峰會重點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普丁15日在阿拉斯加進行約3個小時的閉門峰會,會後召開聯合記者會時都未回答媒體提問,因此外界無從得知具體談話內容。儘管最終未能達成結束烏克蘭戰爭的關鍵協議,雙方仍對會談予以正面評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整理以下重點。

一、打破慣例:記者會由普丁率先發言。美國總統接待外國元首時,一般情況下,聯合記者會多由美方領導人先致詞,再由來訪的外賓發言。

福斯新聞白宮記者海因裡希(Jacqui Heinrich)指出,她曾參加過很多次這類記者會,「這次普丁卻先出來向媒體發言,而我們是在美國領土上」。

二、達成協議的進展:川普表示,「我們在許多議題上達成一致,雖然還有幾項重大共識尚未完全達成,但已經有了進展。」。但他指出:「在協議正式達成前,都不能算真正的協議。」

普丁重申,烏克蘭戰爭對俄羅斯是「攸關安全的根本威脅」,俄方「真誠希望」結束戰事,但必須解決「主要原因」。他還告誡烏克蘭與歐洲領導人,不要製造任何障礙,或以挑釁與幕後操作「破壞正在出現的進展」。

三、正面總結:普丁說,雙方是在「相互尊重且具建設性」的氣氛中進行會談。川普則表示,會議「極有成效,許多議題已經達成一致,只剩極少數尚未談妥」。

四、其他議題:普丁同意烏克蘭的安全應獲保障。他還一度聲稱,如果川普在2022年時擔任總統,烏克蘭戰爭就不會發生。

接下來:川普表示,他會打多通電話,包括致電北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及其他相關官員。

CNN指出,普丁在記者會結束後不到一小時就登機返國,登機前他前往理查森堡國家公墓,在陣亡蘇聯士兵墓前獻花。川普也沒有在阿拉斯加待太久,搭乘空軍一號於當地時間下午4時20分(臺灣時間16日上午8時20分)飛返華府,這趟總共停留約6小時。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普丁15日在阿拉斯加舉行峰會,在會後召開的聯合記者會上握手。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