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不冷卻「猛下冰雹」 氣象署揭成因

昨深夜劇烈變天,雙北狂轟大雷雨,甚至下起冰雹,民衆驚呼連連。(圖/網友授權提供)

昨白天各地溫暖如夏,深夜開始劇烈變天,北部受對流影響,整夜雷聲轟隆作響,除了下起大雷雨之外,多處甚至降下冰雹,讓民衆嘖嘖稱奇。對此,中央氣象署解釋,冰雹是一種固態降水,和雪不同的是,它並非因天氣冷產生,而是來自發展旺盛的對流雲,因此季節逐漸回暖後,大環境開始適合劇烈對流發展,就有機會產生冰雹。

氣象署今天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昨深夜北部地區被雷雨轟炸,不少民衆捕獲了從天而降的「野生冰塊」,明明昨白天還那麼溫暖,結果晚上竟下冰雹,難道是天有異象?氣象署解答,「3月下冰雹是正常的」。

氣象署說明,冰雹是一種固態降水,就像天上掉下來的冰塊,但是它和雪不同,並不是因爲天氣冷產生,而是來自發展旺盛的對流雲,所以反而是季節逐漸回暖後,大環境開始適合劇烈對流發展,就有機會產生冰雹,因此冰雹大多出現在春、夏季對流發展相當旺盛時,也常伴隨大雷雨一起發生。

氣象署進一步解釋冰雹成因,天空裡有條看不見的0度線,當積雲裡的冰晶處於低於0度的高空時,會吸附身邊的過冷水,變大、變重,然後往下掉;冰晶落到高於0度的地方,表面冰層溶化、吸附雲裡小水滴;積雨雲裡「強盛上升氣流」推升冰晶、飛進高空,讓冰晶變成球狀的冰塊,越長越大;直到這顆冰太重,上升氣流的浮力再也託不住,就開始往地面落下。

氣象署表示,冰落下的過程,表層通常會逐漸融化,但若落地時冰塊還沒融化光,就會變成冰雹。氣象署提醒,雖然多數人看到冰雹會很興奮,但被砸到可能會很痛,甚至受傷;冰雹也可能會砸壞地面的物品,像是車子、玻璃、農作物等,因此民衆遇到冰雹時,要儘快躲到安全可遮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