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2親子公園」搭車就到 新店水圳遊戲區、內湖7米鱷魚遊戲塔
▲十四張歷史公園佔地1.96公頃,是新北市第一座機能轉換成防災公園,有10大共融特色遊具可以暢玩。(圖/新北市景觀處提供,下同)
記者彭懷玉/綜合報導
家長想找地方遛孩,推薦雙北兩處搭捷運、公車就能抵達的公園。位於新店的十四張歷史公園,擁有10大共融特色遊具,包含2層樓高的穀倉溜滑梯、一座可以玩水的水圳遊戲區。另外,北市內湖石潭公園更新完工,隱藏一座7公尺高的鱷魚遊戲塔,趁人少時先來玩。
▲利用雨水回收系統打造的水圳遊戲區。
十四張歷史公園坐落於新店央北重劃區的十四張歷史公園,透過農村水圳意象設計,結合防災功能,是新北市首座機能可轉換成防災用途的公園,園內打造了10大共融特色遊具,包含2層樓高的穀倉溜滑梯,還有一座水圳遊戲區,每到夏天就會開放,讓公園瞬間升級成水樂園。
▲▼公園中的水圳遊戲區,到夏天就會開放;新店十四張歷史公園遊戲場位於央北重劃區,以農村和水圳做爲主題公園。
公園內打造10大共融特色遊具,包含雙層樓遊戲塔、沙坑、溜索、水圳遊戲區等,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穀倉高塔溜滑梯」,設置在土丘之上爲公園至高點,登塔後可以眺望整個公園。另外公園內利用雨水回收系統,打造成「水圳遊戲區」,除了溜滑梯也可以玩水,讓孩童盡情放電。
▲內湖區石潭公園遊戲場近日更新完工,除了新增7公尺高的鱷魚造型遊戲塔外,並加寬原本的磨石子滑梯。(圖/北市公園處提供,下同)
石潭公園臺北市內湖區石潭公園遊戲場近日更新完工,除了新增7公尺高的鱷魚造型遊戲塔外,並加寬原本大受好評的磨石子滑梯,還有新設2座景觀公廁及多樣設施,適合帶小孩來玩。
▲除了將2座滑梯加寬外,塔內新設置多項攀爬、傳聲筒、潛望鏡、互動式牆板等趣味遊具。 北市公園處表示,石潭公園原有磨石子滑梯改造爲鱷魚造型遊戲塔,底部設置海洋風格無縫地墊,除了將2座滑梯加寬外,塔內新設置多項攀爬、傳聲筒、潛望鏡、互動式牆板等趣味遊具。同時,公園內設有無障礙坡道、共融式鞦韆及共融式旋轉盤,並新增沙坑、沙桌、溝通板,讓遊戲方式更加多樣化。
▲▼將2座滑梯加寬;新增沙坑挖掘區。
石潭公園遊戲場位於成功路二段與安康路側,搭乘公車於53、279、531至「石潭公園」站下車,或是28、256、284、551、679、藍20區、藍36、藍50、市民小巴10、小3、小3區至「潭美國小」站下車均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