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民政救助系統與財政“一卡通”對接,築牢民生保障“快車道”
7月24日,山東省民政廳組織召開數字民政救助系統與財政“一卡通”系統對接工作視頻培訓會,明確將通過系統融合破解傳統救助模式痛點。會上,日照市東港區、東營市東營區作爲試點代表分享經驗,兩地通過流程再造與數據破壁,已實現救助金髮放效率提升71%、羣衆滿意度達98.6%,爲全國範圍內推廣提供“山東樣本”。
傳統救助資金髮放長期受困於“人工流轉繁、監管鏈條斷、羣衆跑腿多”等問題。以往救助金需經鄉鎮人工審覈、多部門層層報批,平均耗時7個工作日,部分地區因羣衆不願新開指定銀行卡、信息更新滯後等,導致救助金髮放延遲或違規發放。此次系統對接通過全流程電子化閉環管理,將縣級民政審覈、財政終審與銀行撥付無縫銜接,資金髮放週期壓縮至2個工作日,從源頭杜絕“跑冒滴漏”。
對接工作的深層意義在於構建“精準救助+智能監管”新格局。對困難羣衆而言,救助金通過“一卡通”直達賬戶,無需重複辦卡。對管理層面而言,系統實時監控18類補貼項目流向,設置資金滯留提醒,實現“發放—監管—追溯”全鏈條可視。東營區試點數據顯示,2025年3月至6月累計發放救助金4647.9萬元,惠及5.3萬人次,資金到賬及時率、準確率均達100%。
數字民政救助系統與財政“一卡通”的對接,爲民生保障築牢“數字防線”,讓每一分救助金精準滴灌民生需求,推動社會救助工作向更高質量發展。(大衆新聞記者 張婧婧)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