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 尋找“破圈”新樣本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1日電(宮宏宇)“小時候,父輩們揹着揹簍乘船到湖邊賣銀耳;如今,銀耳通過抖音線上直播間‘飛’往全國餐桌。”福建古田中菌農業總經理黃忠生的感慨,道出了數字時代給傳統農業帶來的新變化。

作爲全國聞名的銀耳和食用菌產地,福建古田憑藉得天獨厚的高山雲霧氣候,孕育出肥嫩鮮美的食用菌和瑩潤如玉的優質銀耳。近年來,在抖音“山貨上頭條”項目助力下,這座"菌菇王國"正經歷着從傳統種植到數字營銷的產業躍遷。

“有了直播間和自己的銷售團隊後,我們避免了此前農產品被低買高賣的情況”,黃忠生介紹說,現在每場直播不僅能穩定出貨,更帶動了古田銀耳和菌菇產業鏈的整體升級。

從皖南土雞到民勤蜜瓜,從大別山葛根粉到古田銀耳,作爲抖音鄉村計劃的一部分,山貨上頭條項目爲許多傳統農貨搭建起了一條“數字絲綢之路”。在這裡,天南地北的優質農產品通過手機屏幕,完成地理“破圈”,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雲端直達”。

2024年11月起,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攜手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新聞網,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組織開展“數愛無疆”數字公益故事徵集展播活動,“抖音鄉村計劃”入選。

除了山貨上頭條,抖音鄉村計劃還推出山裡DOU是好風光、鄉村英才計劃、鄉村守護人等多個項目,圍繞鄉村發展重點領域和“物、景、人”三方面維度,助力鄉村發展。

通過山裡DOU是好風光項目,潮汕英歌舞的鏗鏘鼓點、涼山火把節的熾熱激情、武當太極的行雲流水等一系列承載着中華文明基因的非遺瑰寶在抖音實現“破圈”傳播,推動了文化宣傳與旅遊業發展的雙贏。

抖音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山裡DOU是好風光”項目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1138個區縣;助力超2萬個鄉村文旅經營主體,增收約47億元,吸引鄉村遊客約1990萬人次。

鄉村英才和鄉村守護人項目則以數字技術引領人才流動新軌跡。從職場回到廣東漁村的“漁小仙”說,“我在拍攝抖音視頻的過程中找到了職業方向,分享漁村生活,也把高品質海鮮帶給有需要的粉絲。”

當手機成爲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中國鄉村振興的故事正在數字土壤中生長出無限可能。更多田間地頭的好故事、好產品,透過一方屏幕,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