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賦能醫療!南京鼓樓醫院“博愛”大模型與“博愛”智能體正式發佈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宇)8月23日,由中國醫院協會主辦、江蘇省醫院協會協辦、南京鼓樓醫院承辦的第四屆全國大型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會議在南京召開。在“數智躍升 解碼人工智能助力智慧醫院建設新模式”分會場上,南京鼓樓醫院自主研發的“博愛”大模型與“博愛”智能體正式亮相。

南京鼓樓醫院黨委副書記張冰表示,人工智能與智慧醫院建設已成爲公立醫院發展的關鍵發力點。談及鼓樓醫院實踐,張冰介紹,醫院多年堅持“數字先行”,構建“三位一體”智慧醫院建設體系,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如今,我們醫院以‘3+1+N’創新思路,建成算力、大數據、通用大模型三大底座平臺,還設有信息管理處、大數據中心、互聯網醫院三個信息板塊,支撐科研大數據平臺、國考管理平臺等落地。”

南京鼓樓醫院醫學大數據中心主任李武軍介紹,“博愛”大模型與“博愛”智能體聚焦臨牀實際需求,落地成效顯著。以影像報告輔助生成大模型爲例,這款百億級參數模型是首個從診斷結果自動生成醫學影像報告的模型,醫生輸入診斷結果後,模型可在幾秒鐘內生成600字報告,將原本10分鐘的書寫時間縮短至1分鐘,效率提升10倍。“這樣醫生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分析複雜的、疑難的病例,從而爲病人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李武軍表示,該模型至今穩定運行超一年,服務醫患超10萬次,近3個月月均服務量超1.7萬次。

智能體方面,病歷輔助生成智能體可在患者互聯網醫院問診後,自動檢索患者歷史數據並完成病歷書寫;感染輔助判斷智能體通過輸入患者病歷號及住院次數,自動調取檢驗檢查、臨牀信息,結合國內外專家共識與醫生經驗,判斷患者是否感染及感染類型,準確率50%,有效提升醫院感染控制質量與效率。

值得關注的是,“博愛”大模型與“博愛”智能體均由李武軍指導的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博碩士生與鼓樓醫院工程師自主研發。李武軍教授透露,醫院2023年啓動大模型研發,年底完成首個預訓練基礎大模型,2024年完成影像大模型研發。此次選擇正式發佈,是因爲醫院不僅完成了模型研發,更將其融入運營管理、臨牀診療全流程,經科學驗證的確能提升質量與效率。“目前,我們醫院已構建完整的訓練部署體系,培養自主研發隊伍,爲人工智能助力智慧醫院建設提供了‘鼓樓方案’。”李武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