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老師存高股息ETF年領130萬股息,去年起買鴻海、臺積電:現金流讓我安心投資

圖/pixabay

作者: Ryan爸爸

有計劃地存股 資產也能等加速

我是Ryan爸爸,白天職業是數學教師,晚上則是父親、丈夫與斜槓作家。我喜愛閱讀與研究投資,存股迄今邁入第17年,勉強算是有些經驗的「存股老白」。

在這近17年的投資歷程中,我也遭遇數次大小股災,但因爲存股觀念逐漸成形,加上選股得宜,在今年能領到超過130萬元的股息。

記得自己剛進入投資世界時,也完全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韭菜」,抱不住股票、盲目跟單,甚至常搞不清楚股票在跌什麼。但在經過16年的存股歷程後,我終於明白了一件事:投資,其實是單純但不容易的事情。

許多人認爲存高股息ETF會拖慢資產成長速度,我很認同這個觀點,畢竟從數據回測上來看,投資市值型ETF的長期年化報酬率確實較佳。但我一路走來沒有從股市畢業,甚至可以在股災時靠着「股息流」來繼續投入,且大幅降低心理壓力,這樣的做法,讓我可以放心地繼續堅持下去。甚至在未來,我還可以藉由強勁的現金流來開啓適度槓桿,成爲加速資產增值的本錢。

在我的第一本著作《股息流:跟着Ryan爸爸穩健存股,你也可以存破千萬》中,我簡單介紹了一些投資心法與經驗,也針對個股與ETF做了一些討論。在寫作出書之餘,我也結識了許多厲害的投資朋友,並且逐漸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從原本不太敢接觸科技股,到開始加大部位投資臺積電、鴻海等具有強大護城河的公司。

臺積電與鴻海獲利屢創新高,這波工業革命似乎尚未走完。我在2024年上半年開始投入資金在鴻海與臺積電上,這也算是自己投資策略的大幅調整,而中國在2025年1月份起相繼發表各種媲美於ChatGPT 4.0的模型,不僅震撼整個AI科技圈,也興起一股競爭浪潮。當時適逢臺灣春節休市期間,美股在輝達與臺積電領跌之下也出現恐慌,有人問:「輝達是否要完蛋了?」、「中國晶片要崛起了?」

其實我也不確定科技股是否會泡沫化,但我的判斷是:有競爭者必定是好事情,因爲AI的普及對人類發展來說是好事情。況且AI的發展仍在相當初期階段,我們尚未看見AI用在癌症治療、全面自動駕駛,甚至家用機器人等應用上,因此後續仍然可以期待相關產業的營運狀況。緊接着2025年4月份美國總統川普拿着關稅大看板,嚇壞全球股市,臺股也遭遇史上最大跌點,相信大家都還餘悸猶存。

不過我的觀察重點,還是在於「優秀、剛需、規模、獲利」的公司上,我一直記得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他老人家說過的一段話:「科技能爲人類帶來便利,但未必能爲股東帶來財富。」因此我不會過度重押科技股,雖然資產增長比較慢,但又何妨?

有在關注我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其實是投資金融股、民生類股與環保個股起家,而非鍾情於各式ETF。找到有成長潛力的公司,當個長期股東與公司一起共享獲利成長,是投資路上最快樂的事。

臺股市場的股票與ETF選擇衆多,坊間的投資方式也是百花齊放,無論是基本面、技術面、消息面或籌碼面,都有傑出高手引領風騷。先前吵得沸沸揚揚的「買臺積電好,還是元大臺灣50(0050)好?」其實沒有正確答案,畢竟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心理素質、家庭狀況、收入不盡相同,因此要用單一準則來評斷似乎也有些牽強。

我認爲,一般大衆投資0050這類市值型ETF,確實是最佳選擇。但對於進階投資者來說,選擇0050成分股中的佼佼者,或者挖掘冷門潛力股,當然會有超額報酬,並且獲得滿滿的成就感。就看你自己想要當哪一種投資人,以及自己是否適合當這種投資人。

很榮幸受邀撰寫第二本書,這本書將爲你規劃完整的存股加速計劃,不論你現在身處人生的哪一個階段,我會從建立起正確的金錢、投資觀念開始,並藉由簡易分析財務報表,避開容易踩雷的公司,另外還會學習如何估值,並在價格合理的區間買入,最後告訴你如何自我心理分析,避免掉入常見的心理偏誤,帶着大家建立投資計劃,一起爲財務獨立,或者可以說是爲財務自由的人生努力。

投資可以用「加、減、乘、除」作爲代表,而人生,亦可濃縮爲「加、減、乘、除」4字:

.加法,是一種成長,不斷累積生財資產。

.減法,是一種成熟,學會選擇拒絕不適合的投資。

.乘法,是一種跨越,讓時間與複利來放大財富。

.除法,是一種均衡,控制風險與降低慾望,幸福近在咫尺。

很榮幸能受金尉出版社邀約,撰寫第二本投資理財的書籍。很感謝所有照顧我的朋友,更感謝我的家人與伴侶YUA支持,把所有的榮耀都歸給你們。

祝福大家,都能在投資的路上一起穩健獲利,度過各式各樣的波動與挫折,也在人生旅途細細品嚐各種滋味,一起體驗人生的美好時刻。

本文摘自金尉出版社的《Ryan爸爸的高效存股法:ETF╳3大類股 打造月領10萬股息方程式》

作者:Ryan爸爸

Ryan爸爸是一位數學教師,年約40初頭,平時喜愛研究投資以及閱讀,於2022年創立IG帳號「Ryan爸爸理財志」,分享自己的投資存股經驗、心得和理財書籍,存股邁入第17年,於2025年股息達成130萬元階段。Ryan爸爸的存股策略不僅領取股息,也致力於總資產的增長,朝着股息與資產增長的雙贏計劃持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