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灣區算力 韶關供給”新故事
翻開廣東省韶關市的“家底”,成績令人振奮:華南地區唯一的國家數據中心集羣;南方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唯一的試驗檢測中心,獲批可用於低空飛行試驗、發展低空經濟的空域達70多平方千米;生態環境優美,1.84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積森林覆蓋率達74.59%;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廣東省綜合交通樞紐佈局“一中心三極點”的重要極點城市……
縱觀沉甸甸的“實績”,正是近年來韶關聚焦製造業當家、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緊盯科技前沿、產業“風口”,築牢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生動寫照。
產業換道領跑
嶺南山麓,北江河畔。近日,記者來到韶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企業忙着抓生產、促研發,重點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韶關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歐佩儀介紹,2024年,韶關高新區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全面發力,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9%,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
精車、滾齒、滲碳、理化、磨齒、精測、裝配……走進位於韶關高新區的韶能集團韶關宏大齒輪有限公司齒輪機械加工部車間,各項生產忙而有序。近年來,宏大齒輪自主研發的新能源商用重型卡車自動變速器總成、新能源汽車高速精密傳動齒輪等系列新品廣受市場歡迎。“2024年,得益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投資1.6億元的宏大齒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線全面投產,實現銷售增長18%。”宏大齒輪公司總經理助理柏瑾芳說,下一步,企業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構建數字化、高端化、綠色化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線,不斷提升產品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水平。
日前,韶關高新區新能源汽車製造項目——韶關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智能模具項目(三期)開工建設,建成達產後可實現擴產汽車模具產品約5萬噸/年。“韶關高新區高端裝備製造業加快成勢,在支持比亞迪做大做強現有韶關佈局的同時,加快推動新項目建設。”歐佩儀說。
“作爲韶關新質生產力主陣地,韶關高新區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換道領跑新機遇,以區位優勢和產業集聚效應,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韶關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肖智勇表示,韶關擁有153家規上裝備製造企業,優特鋼、基礎零部件、整機成套裝備等配套齊全。
築牢算力底座
在騰訊粵港澳大灣區(韶關)智算中心項目建設現場,數臺地基強夯機正在夯實平整地基,配套設施建設正加快推進。2024年12月18日,投資50億元的智算中心破土動工,土石方平整、首期道路2024年底已全面建成。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行政部高級總監李向強介紹,公共配套、商業配套項目目前正逐步開工,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投入運營一批、動工建設一批、招標掛網一批”。
走進“大灣區算力之谷”——中電鷹碩華南數谷智算中心,一座座標準機房坐落於此,爲大灣區數字產業發展提供高性能智算服務。“智算中心由中國電子集團和鷹碩集團共同投資建設,是大灣區樞紐節點首批投入運營的智算中心。”鷹碩(韶關)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運維部副總經理王峰介紹,作爲國家級骨幹網絡樞紐節點,智算中心憑藉一流的基礎設施,爲多家知名企業提供安全、高質量的算力服務。
隨着數據中心集羣產業生態日益完善,韶關站在了“東數西算”的潮頭。存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爲海量數據的存儲提供了堅實保障;算力發展成果顯著,智能算力規模持續擴大……這裡正日益成爲企業競逐智能算力賽道的“新競技場”,一批業內頭部企業紛至沓來,優質項目紛紛落地建設或建成投產。
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廣東政企總經理王宏有表示,2025年,華爲將持續打造堅實的數智基礎設施底座,紮實推進人工智能發展戰略,通過技術創新和場景創新賦能千行百業,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堅持“平臺+生態”戰略,進一步加大、加深和韶關本地產業合作,助力本地產業數智化轉型升級;協同合作伙伴,助力韶關先進存力中心建設試點先行;攜手合作夥伴,助力韶關打造特色智算中心高地,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算力融合服務新範式。
2024年,總投資14億元的大灣區中國移動數據中心建成投產,並完成了超2000萬元的算力業務。今年,中國移動韶關公司又有新動作。“總投資16億元的數據中心二期項目今年將建成投產。屆時,韶關將在廣東移動‘1+2+21+X’智算體系業務佈局中發揮龍頭作用。”中國移動韶關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章建賽介紹,中國移動已完成韶關互聯網骨幹直聯點項目的立項,爲低時延產業佈局韶關提供可靠的信息通信支撐。
如今,打開韶關數據中心集羣的“朋友圈”,四大運營商、騰訊、萬國數據、中聯數據、中電鷹碩、華韶等行業頭部企業均已入駐,總投資超千億元,已建成6.74萬標準機架、具備5.06萬P智算承載能力,規模爲華南之最。
“大數據、電子信息、低空經濟產業是韶關聚焦發力的新賽道,當前正處於蓄勢騰飛的新階段。”韶關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蔣紅林表示,韶關將圍繞數據中心、低空經濟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集羣,創新政策支持、資源佈局、數據要素謀發展,共推大數據和電子信息產業邁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在大數據及電子信息產業這條新賽道上搶佔發展先機。
“韶關將數據中心集羣建設作爲‘一號工程’,算力規模迅速壯大,基礎配套持續完善,產業生態加速構建。”韶關市委書記陳少榮表示,過去一年,韶關大數據產業揚帆起勢,“數字賽道”換道超車,“立足韶關、服務灣區、連接全國”的智能算力之城已初具雛形。
新材料多點開花
中金嶺南及稀散金屬項目、華天科技二期加快推進,東陽光氟樹脂二期、化成箔技改項目、金億新材改擴建項目建成試產……一個個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韶關新材料產業已結出累累碩果,“新材料賽道”正在多點開花。
今年1月,韶關冶煉廠2個重點項目啓動試生產,這是中金嶺南積極佈局稀有稀散稀貴金屬產業,大力發展金屬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多金屬國際化全產業鏈資源公司的生動寫照。
“有着‘有色金屬之鄉’稱號的韶關,作爲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擁有堅實的工業基礎和優越的區位優勢,是中金嶺南發展的重要依託。”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喻鴻表示,作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企業,中金嶺南堅持創新驅動,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動傳統有色金屬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韶關新材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未來潛力巨大。”韶關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羅海俊介紹,韶關新材料產業發展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國家重點成礦帶南嶺成礦帶橫貫全市,22種礦產資源儲量居廣東第一位,凡口鉛鋅礦伴生鎵、鍺、銦等多種稀散金屬元素,原材料供應充足、取用便利。產業發展平臺載體完善,擁有廣東省內近25%的省級專業化工產業園區,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中金嶺南功能材料產業園、仁化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可爲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推動韶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韶關將加快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向新圖強,着力在產業轉型升級上破難題求實效。”陳少榮表示,韶關將堅持以實體經濟爲本,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聚焦製造業當家、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向,爲韶關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蓄勢賦能;促進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助力韶關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鋼鐵、有色金屬、機械鍛造等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大力發展大數據、電子信息、先進材料、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12+4”產業體系優化升級、集聚發展,培育“企業之樹”,匯聚“產業之林”,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形成產業,加快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奮力書寫“灣區算力、韶關供給”的新故事。 (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