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沛方/應用 AI 工具…滿足需求最重要

上週受邀和海外商會領導班暨海外商會菁英班近80位學員分享,主題是如何用數位行銷工具與AI來幫助企業或個人突破當前的環境困局,因爲關稅議題帶來的影響是全面性的,無論是臺灣本地的企業或是在海外發展的華人,都免不了受到影響。課程結束後,有些幹部提出問題,在此分享幾個大家容易遇到的問題。

首先,很多人都會問:有需要用到付費版嗎?

上課時,我詢問大家是否有用付費版的ChatGPT或是Gemini,當中大概只有兩成左右的人付費使用。我的看法是,如果經濟狀況許可,每個月花700元左右的價格,訂閱上述兩個工具的其中一種,都可以讓你感受到工作效率的變化。

目前來說,付費版可優先使用新功能(例如Gemini可以上傳照片用veo3作成八秒短影片),或是有專屬的功能(例如自己製作ChatGPT的助理機器人,或使用AI代理來幫助完成一些小工作,即便是免費版有的功能,付費版可以使用的量體也會比較大。

例如以Gemini的上傳錄音檔來作分析及逐字稿報告,免費版僅支援十分鐘內的音檔,但付費版可以支援三小時的錄音檔。

而無論是ChatGPT或是Gemini,在一般的文字迴應上,付費版的長度與品質都會比免費版來的好。

另外也有人問到:工具那麼多,又一直有新的出來或舊的更新,到底要用哪個?

其實,既然已經知道是把它當成工具,那我們該考慮的就只有一件事情:誰能最有效率的解決我的問題?

過去在數位行銷領域中,也經歷過Yahoo廣告獨大、Google搜尋量上升帶動Google關鍵字廣告、FB平臺帶動FB廣告進而到IG廣告等。這期間部分的企業也陷入惶恐,每聽到一個人說哪種廣告有效,就立刻想撥預算來投放,結果弄到每種廣告的預算都只有一點,最後根本看不出成效。

最理想的狀態,還是要先知道自己的目標客羣是誰,然後依照自己的產業特性及客羣行爲,來挑選最佳的廣告預算配置。

AI工具也是一樣,你已經知道自己的目的(例如有效率的寫廣告文案、做數據分析、廣告素材等),那就找一個能幫助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的工具就對了,而不是每種工具都想付費來使用。

我就有朋友,因爲很焦慮,結果每個月付了上萬的訂閱費,但真正能夠轉回到工作價值上的,卻寥寥可數。

AI工具仍在高速成長及變動的期間,請放下對「錯過新工具」的恐懼。我們不需要成爲所有AI工具的專家,只需要成爲善用AI來增強自身專業領域的專家,選擇幾個最適合自己工作流程的核心工具,深入理解它們,並將更多的時間投資在那些無法被自動化的核心能力上,才能讓我們持續保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