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沛方/學習 AI 新工具…三個重點

這一兩年生成式AI進步神速,幾乎每隔幾周就會有知名的AI工具推出新的功能,也常會看到有人分享新出來的AI工具,我常遇到中小企業主或着來上課的學員,對此表示苦惱,因爲似乎永遠沒有辦法學習完所有最新事物。

其實這樣的狀況,我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體會過,早年作爲數位行銷領域的工作者,我們經歷了當時熱門的Yahoo關鍵字廣告,之後又被Google關鍵字廣告取代,接着FB廣告跟Line廣告陸續出現,而大家使用的社羣媒體,也從早期無名小站一路演變到後來的Pixnet,FB到IG到Threads。

此外,當新的工具出來時,舊的工具可能也在改版,對於我們這些從業人員來說,真的是永遠有追不完的新知識,但也因爲這樣,也開始慢慢學習到,必須懂得改變心態並做出取捨,有相關焦慮的人,也可以試試看以下的方式:

一、思考我能如何結合AI工作

有一段時間常在喊AI會取代人的工作,但到目前爲止,多數我們看到的,是會使用AI的可以獲得較好的機會,因此與其擔心被取代,不如想想自己的工作可以如何透過AI來優化,像我自己透過AI工具的協作,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把這樣的方式傳授給我輔導的團隊,大家效率獲得改善,自然也就有了信心可以做更好。

二、培養AI無法取代的能力

AI可以做很多事情,但關於一些軟性技能,AI可以做的就大大不如人類,他雖然可以透過對話跟文字滿足我們的情緒價值,但沒有辦法真正的撫慰人心,同樣的,在管理技能上,目前的AI雖然可以提出方案,但在團隊的領導及激勵上,可能仍處於無法取代的狀態。

過去我輔導的團隊中,一些年輕朋友雖然也會喜歡透過和AI互動來滿足情緒價值,但他們也還是很喜歡找我來討論他們的煩惱,因爲人能夠更精準掌握當下的迴應方式,而不只是完全照着對方情緒提出迴應。

三、找到適合的工具比學會所有工具來的重要

我常聽別人分享去上AI課程的內容與心得,往往會聽到一堂課下來,講師講了四、五十種工具,但多數都蜻蜓點水帶過,最後只是讓上課學員增加更多焦慮。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最後的做法是先梳理什麼事情需要被協助,然後開始搜尋可解決的工具,找出一個最順手的,就開始專心使用它。

在這樣的情況下,現在大概三、四種工具,就能滿足我九成工作所需。即便使用付費版,也不會像很多人到處付費但沒有一個工具用得順手。

AI進步神速,即便你現在追上了最新的,也不能保證明天不會再出現更強的工具來取代它,所以我們該做的,就是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工作,或生活上最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再去找出對應的工具,不但能解決問題,也讓自己不再感到焦慮。(作者是數位行銷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