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架飛機,幾十億資產,俄羅斯扣押我國的飛機何時歸還?

截至2025年8月,尚有至少26架中資關聯飛機被扣,具體如下:

山河智能

3架DHC-8渦槳飛機,獲保險賠付2296.51萬美元(1.64億人民幣),全額計提減值後淨利潤增1.26億 。獲得了美國的保險賠付,竟然還賺了,但是飛機仍然在俄羅斯。曲線抗美?又贏了?

日發精機

6架波音757-200貨機,僅收回1架,5架仍滯留。計提減值7.41億,因註冊地在新西蘭,已於2025年6月訴至新西蘭法院。

中銀航空租賃

一共17架客機,其中8架和解,獲賠2.08億美元,其餘未解決 ,計提減值8.04億美元。

渤海租賃

10架未收回,粗略估算30億左右,其餘信息未披露。

以上總計,按照目前匯率,已達約95億人民幣。

將近百億的資產,誰來承擔損失?誰來負責?

俄羅斯悍然發動侵略戰爭以來,西方對俄實施航空制裁(禁運零部件、維修服務及保險支持)。

作爲反制手段,所有在俄的外國租賃飛機須轉爲俄羅斯牌照,列入“禁止出境戰略物資”。 名義爲“應對西方制裁”,實際剝奪了外國租賃方物權,波及了不少中資企業。

被扣飛機多屬中資控股的西方註冊公司(如加拿大Avmax、愛爾蘭Airwork),如此,俄羅斯便有了藉口,以“西方註冊”爲由拒絕歸還,稱受制裁限制無法移交。

如此流氓手段和無恥藉口,大概不會有人再洗白了吧?

俄羅斯此舉嚴重違反《芝加哥公約》第37條:飛機國籍登記不可單方面變更。

而且以低價強買強賣被扣押飛機,未對扣押資產提供合理賠償,規避國際責任。

俄法院也形同虛設,偏袒國內航司,拒絕承認外國企業物權。

當然,俄羅斯根本不在乎這些,哪怕西方國家集體制裁,哪怕在國際上的信譽破產,也不影響俄羅斯侵吞他國資產的行爲成爲既定事實。

企業面對不講規則的國外強權是百口莫辯,在美國可以上訴,有獨立而不受干涉的司法系統。在俄國呢?除非國家層面建設,否則基本等於打水漂了。

不過,如山河智能獲得鉅額保險賠付,也算是止損方法。美國付賬,中國拿錢,俄國用機,真乃“雙贏”局面。令人悲哀的是,最講契約精神的美國保險公司卻是最吃虧的。

與這樣的國家交朋友要謹慎,吃虧的最終還是自己,因爲它根本沒有自己真正的朋友,利益至上纔是唯一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