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曝童年陰影「15歲離家出走」 爸爸酗酒、家暴往事拍成《女孩》

舒淇在《女孩》首映後聽到觀衆起立鼓掌長達15分鐘,忍不住感動落淚。(甲上娛樂提供)

舒淇出道30年首次推出執導長片《女孩》臺灣時間4日晚間在威尼斯影展舉行世界首映,現場獲得長達15分鐘的起立鼓掌,讓她忍不住激動落淚,接受《綜藝報》專訪時也詳細地談到了該片的創作歷程,是從恩師侯孝賢的一句話開始,也坦承確實靈感是源自她童年的創傷,毫不掩飾地談及自己小時候曾遭受父親酒後的暴力對待。

舒淇說這一切源於導演侯孝賢的一句隨口鼓勵,2011年她聊到自己在演戲上的一些疑惑時,侯導忽然問她:「妳要不要當導演?」當下她震驚想「怎麼可能?」卻也在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2年後拍攝《刺客聶隱娘》時,侯導再次提起,舒淇沒想到對方還記得便認真地問「你真的覺得我可以嗎?」侯導繼續鼓勵道:「當然可以!妳可以自己寫,從妳最想說的話開始。」也成了她正式踏上導演之路的起點,開始了長達10多年的寫作旅程。

舒淇不諱言《女孩》靈感源於童年創傷。(甲上娛樂提供)

期間她不斷推翻、重組,甚至爲了結局思索了1整年,最終又回到零點重來,不過侯孝賢每次見面都還是會不斷關心起進度,也分享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論」,給了她深刻啓發——當故事的基底足夠厚實,水面上的一角才能折射出令人震撼的力量。2023年她以評審身份參加威尼斯影展,連日觀賞世界各地的佳作,突然覺得不能再猶豫,心中突然生出強烈的不安:「如果我再不開始,這部片可能永遠拍不成。」

在評審工作結束後,「我在米蘭還有15天的工作,我乾脆不回香港,直接開車去米蘭」,決定在那裡飯店住了2個多星期,規定自己每天早餐後必須坐在陽臺寫作到下午4點,在13天內,終於完成這個斷斷續續寫了10年的劇本,她開心說:「我一口氣完成最後定稿,比預計還早2天,終於做到了!」也再度感謝恩師,「如果沒有侯導的鼓勵,我絕對不會有當導演的想法,他引導我從熟悉的地方開始,因此我都從自己的成長經驗着手」。

舒淇感謝恩師侯孝賢鼓勵她當導演。(甲上娛樂提供)

《女孩》背景設定於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講述內向的少女林小麗,與活潑外向的李莉莉建立友誼,卻在母親過往中看見自己的痛苦投射。舒淇坦言,故事源自她的童年創傷,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小時候我常莫名其妙被打,不知道做錯了什麼,父親常喝得爛醉回家。」但她自認算幸運,還懂得反擊,15歲離家後雖生活艱難,「但我天性外向、不輕言放棄,所以克服了很多困難,如今我很快樂,也感謝現在擁有的一切,但不代表童年那些傷痕會完全消失,雖然這些傷口正在癒合,但偶爾浮現時仍讓我渾身不適,嚴重時甚至會陷入黑暗。」

不過舒淇也提到《女孩》雖以1988年的臺灣爲主要故事背景,但她在電影完成後,她發現其實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任何家庭,她希望觀衆能透過電影與自己和解,也能與父母和解,若觀衆正是父母,也許會反思與孩子的相處方式,讓孩子在家庭中得到應有的愛,「我相信不是父母不愛孩子,而是他們不知道怎麼教育,或許也有他們自己的困境與創傷。」她希望這部片能成爲一種救贖與慰藉。《女孩》臺灣正式定檔10月31日搶先全亞洲上映。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拒絕家庭暴力,請撥打110、11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