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破110億,釋放了怎樣的文化信號

這個夏天,一定有一部電影打動過你。據網絡平臺數據,截至8月24日19時30分,2025年暑期檔(6~8月)電影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110億,《南京照相館》《浪浪山小妖怪》《長安的荔枝》分列前三位。這意味着,這個暑假,有上億人次走進影院,共享銀幕盛宴。

百億票房背後,是多部優秀作品集體綻放——《南京照相館》以細膩筆觸描繪歷史傷痛中的微光,成爲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情感紐帶;《浪浪山小妖怪》以充滿東方美學的水墨畫風,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長與自我認知的溫暖故事;《長安的荔枝》則通過一場跨越千里的荔枝運送,展現了盛唐時期的社會風貌與人情世態……它們各美其美,也美美與共,勾勒出電影創作與觀衆審美的雙向奔赴。

暑期檔的火爆,是文化自信的印證。中國電影人經過多年探索,逐漸擺脫了對西方電影模式的簡單模仿,開始建立起獨具東方韻味的美學體系——《浪浪山小妖怪》將水墨意境與三維技術完美融合,《長安的荔枝》對唐代服飾、建築、禮儀的精準還原,彰顯了視覺表達上的獨特追求。也正是這種基於文化自信的美學表達,讓中國電影在世界電影市場中擁有了更鮮明的辨識度。

暑期檔的火爆,是文化品質的彰顯。在各類短劇勢頭正勁的當下,電影院依然能夠吸引數以億計的觀衆,說明人們對高品質文化體驗的需求日益蓬勃。《南京照相館》中守護真相的勇氣,《浪浪山小妖怪》中小妖怪尋求自我的旅程,《長安的荔枝》中使命必達的執着,都超越了單純的娛樂功能,觸及了當代觀衆的精神需求,使影院重新成爲激發社會情感共鳴的重要場域。這些集體情緒的表達和分享,構成了獨特的影院儀式感,這是小屏幕無法替代的文化體驗。

與夏日一同涌來的,是觀影熱潮,更是文化熱浪。當取材於中國歷史文化的故事獲得市場青睞,當承載民族記憶與情感的作品贏得人們認可,這表明中國電影逐漸找到了與觀衆對話的有效方式——從自己的文化土壤中汲取養分,用世界通行的藝術語言講述着獨具特色的中國故事。

110億票房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中國電影人不僅能夠創造市場奇蹟,更能夠傳承文化基因、構建價值共識。110億的票房也許很快會被新的數字所超越,但它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卻值得銘記。它告訴我們,中國觀衆渴望的不僅是視聽盛宴,更是能夠觸動心靈的文化體驗;中國電影人不僅能熟練運用電影語言,更能使用這種語言講好獨屬中國的故事。不斷增強文化認同、持續滋養情感共鳴,這纔是110億票房背後最深層的價值與力量。

當銀幕上的光影與銀幕下的人生相互映照,電影就不再僅僅是一種商業產品,而成爲記錄時代、滋養心靈的文化橋樑。2025年暑期的電影盛宴,或許正預示着一個黃金時代的到來——一個創作繁榮、創新涌動、自信彰顯的時代。(張燕)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