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最詭短劇黑馬」來了!《朱雀堂》播15分鐘見3屍 手法細節爆雞皮
文/潘慧中
看膩制式的愛情短劇,看不懂男女主角動輒一見鍾情、愛得死去活來的話,《朱雀堂》 絕對是暑假檔期讓人眼睛一亮的黑馬之作。故事背景設定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以一起斷手案爲開端,而好看的點就是屍體呈現的方式(?),被割舌、捧着長明燈、頭頂還被打進散魂釘之外,對面壁櫥裡還有一正一反的男女雙屍。
▲《朱雀堂》已完結,還沒看的人可以開始追了。(圖/翻攝自微博/朱雀堂官微)
以上只是第一集的概要,扣掉片頭片尾,大約只用15分鐘就拉滿懸疑感。如果是喜歡看這類獵奇驚悚片的觀衆,我只能說你各位有福了(?),劇中每宗命案的駭人手法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場景詭譎詭異,靈活結合民國奇案、神秘民俗儀式和靈異懸疑等元素。更奇妙的是,當你看到第25集某個角色死去的方式,以及其身邊的人的反應,你會驚覺前面的種種死法根本不恐怖,最恐怖的是藏在人心背後的細思極恐,那是我整部劇頭皮最麻的一場戲。
▲▼《朱雀堂》很適合喜歡懸疑劇的朋朋們。(圖/翻攝自微博/朱雀堂官微)
除此之外,我認爲編劇厲害在整個故事從一樁私人恩怨講起,接着透過一連串的謀殺案,逐步牽扯出涉及上海黑暗勢力、貪腐官場與權色勾結的龐大拼圖,每一起看似獨立的命案其實都是一塊塊碎片,共同拼湊出背後盤根錯節的巨大陰謀。這種敘事手法很像俄羅斯娃娃,層層堆疊,既引人入勝,又能維持節奏的緊湊和張力。
▲《朱雀堂》不只寫懸疑也寫善惡。(圖/翻攝自微博/朱雀堂官微)
更有意思的是,《朱雀堂》 不僅僅是一部懸疑驚悚劇,它還是一場對人性陰暗面的深刻探索。隨着劇情推進,主角們在腐化的上海灘,從吃盡悶虧、任人欺凌,逐漸學會自保留後路,反映出善惡界線模糊的現實,最終明白,在黑暗中,每個人都可能成爲所謂的惡人,正義並非輕易可得,更多時候它需要在現實的殘酷中去爭取。而這一切揭示了一個道理,單純的正向思維並不足以帶來愛與和平,更多時候,我們必須直面身邊最醜陋的現實,纔有發現光明的可能。
▲主角們查案抽絲剝繭。(圖/翻攝自微博/朱雀堂官微)
最後想稱讚的一點是,劇裡的女性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無論是歌女、舞女或老鴇,編劇都非常直白地寫出她們的視財如命和勾心鬥角,同時展現她們的敢愛敢恨與堅韌執着。尤其是劇中的選美比賽,原本打着推動女性解放的旗號,但當女孩們發現背後暗藏更多骯髒的交易時,她們從一開始的相互猜疑對抗,到後來轉變成同仇敵愾的情誼。這樣的變化,不只讓角色更立體,也讓整部劇從驚悚懸疑昇華成一段關於女孩幫助女孩、覺醒成長的故事。
「看到了嗎?該擡不起頭的人是臺下這幫衣冠禽獸,有罪的是他們,不是妳們,如果妳們想說什麼,放心,我肯定會站在妳們前面。」
▲萬茜(前)飾演的「高英」十分有魅力。(圖/翻攝自微博/朱雀堂官微)
筆者爲《ETtoday星光雲》編輯,以上言論爲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ET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