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給山寨!無印良品大陸商標訴訟敗訴 部分商品僅能用「MUJI」

日經中文網指出,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在大陸商標官司終審敗訴,其中,母公司「良品計劃」對於毛巾、牀罩等被稱爲「24類」的商品,目前只能使用MUJI商標,今後也將繼續使用MUJI商標。 圖/取自無印良品微博

日本知名居家生活品牌「無印良品(MUJI)」近期在大陸遭遇商標挫折。日媒指出,針對當地企業已註冊的「24類」商品商標訴訟最終敗訴,最高人民法院駁回再審請求,部分產品在大陸只能使用「MUJI」商標。

日經中文網報導,經營生活雜貨店「無印良品」的良品計劃公司在大陸銷售的部分商品不能使用「無印良品」商標。大陸當地企業率先註冊的無印良品商標,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向當局申請商標無效的訴訟已經終結,良品計劃確定敗訴。其中,良品計劃對於毛巾、牀罩等被稱爲「24類」的商品,目前只能使用MUJI商標,今後也將繼續使用MUJI商標。

良品計劃指,當地最高人民法院6月駁回該公司的再審請求,良品計劃確定敗訴。良品計劃於2019年就大陸當地企業已註冊的24類商標,向大陸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提出宣告無效的申請但未獲認可,2020年提起餎行政訴訟。

報導還提到,2021年的一審、2023年的二審均未認可良品計劃方面的訴求,2024年7月申請再審。在大陸,良品計劃只能對於24類以外的商品可使用無印良品商標。關於24類商品,由於目前也在使用MUJI商標,因此該公司表示「對銷售幾乎沒有影響」。

事實上,近段時間以來,無印良品在大陸所遭遇到的「麻煩事」不止於此。近來,無印良品在大陸市場掀起一股「關店潮」,上海、蘇州、煙臺、長沙等門市陸續關閉,北京世茂工三店將於8月31日終止營業。

界面新聞提到,公開資料顯示,無印良品創立於1980年, 2005年正式進入大陸市場,截止到2024年8月在大陸門市總數超過400家,大陸市場也是除日本本土之外的第二大營收支柱。

2014到2016年,無印良品的大陸銷售額成長率曾高達14.3%、14.5%和45.7%。但2018年第二季首現負成長。2022財年,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營收營業利潤跌幅27.8% ,大陸全年同店銷售額爲前一年的88.4%。爲爭取中大陸市場,先前無印良品在大陸推出包括降價、推出聯名產品、增售寵物用品、即時零售等業務。

另,中國商報指,儘管挑戰重重,從最新財報看,無印良品在大陸市場仍有一定基本盤和修復韌性,截至2025年5月底的9個月內,大陸直營與電商業務連續10個月增長,累計年比高達117.3%,門市總數增至414家,繼續穩居海外最大市場,護膚美容與家居品類成爲主要增長動力。

然而,業界有觀點認爲,無印良品極簡風格已被名創優品、網易嚴選等「平替」品牌複製,價格優勢不足,使得2024財年中國區營收(1,182億日元)落後於年收入逾人民幣170億元的名創優品,消費者的選擇正逐漸傾向更高「性價比」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