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攜手13家第三方支付業防詐 防堵「假買家」新手法

數發展4日攜手13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祭出2招,宣示公司協力聯防阻詐決心。圖/呂俊儀

購物詐騙又出新手法,過去常見「假賣家」欺騙無辜消費者,近期竟改用「假買家騙真賣家」,透過僞造第三方支付網站進行詐騙。爲防堵此類詐騙案件,數發展4日攜手13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祭出2招,宣示公司協力聯防阻詐決心。

數產署長林俊秀介紹,二大具體作爲,一是主動掃描、快速下架。他指出,業者定期掃描網路上是否有僞冒其品牌網站,並通報數位發展部,由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以 RPZ(Response Policy Zone)機制阻斷詐騙網址,從源頭防堵詐騙資訊擴散。

第二則是,醒目提醒、加強警示。業者已陸續響應在官網首頁加註警示標語,提醒民衆警覺假買家與釣魚連結,並設置查驗機制供民衆辨識真僞。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表示,網路詐騙過去都是假賣家騙真買家,過去一年來,透過法律、科技方法防堵,包括廣告實名制、通報查詢網把假廣告壓低,近幾月投資詐騙等也都明顯降低,最近的新手法詐騙,數發部發現問題後與數產署、資安院合作,找到新方法來阻絕這類詐騙。

資安院副院長龔化中說,新詐騙手法開始是先申請新網域,通常會以知名業者名稱或商標,但以前搜尋這兩類的技術沒辦法使用,因而利用金融業常用的僞冒網站偵測技術,但後來發現詐騙網站後,詐團又快速找其他業者來僞冒,因此希望業者一起聯防。

林俊秀還說,政府邀請第三方支付的公會籌備處以及知名的第三方公協會一起來合作聯防來打擊詐騙,除政府外,業者近期掃描並通報後,也請DNS RPZ自律機制下架,從6月4日掃描的200多件,到6月17日政府聯防降到41件,18號以後剩1到3件,跟民間合作聯防打詐有一些成效。

這次參與記者會的業者包含綠界科技、藍新科技、紅陽科技、統一數網(PAYUNi)及連加(LINE PAY)等5家出席代表,並由茂爲歐買尬、應援科技、富邦媒體科技(Momo)、拍付(Pi錢包)、海通商貿(Coupang)、喬睿(TapPay)、立吉富、交流資服等共13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共同倡議。

綠界總經理劉士維也說,詐騙集團頻繁透過僞冒網站與釣魚連結,冒用第三方支付品牌名義對消費者進行「假買家詐騙」,造成大量民衆受害,嚴重損害業者信譽與信任基礎。他呼籲,業者應主動出擊積極因應。

此外,業界也串連推動籌設「中華民國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商業同業公會」,預計8月4日召開首次會員大會。盼扮演業界、主管機關橋樑,推動自律規範、制定產業標準,協助政策溝通與實務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