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易詐騙 數發部決跨部會防堵

「第三方支付容易成爲博奕詐騙管道,數發部將提高門檻、強化抽查杜絕洗錢!」數發部長林宜敬27日與法務部、高檢署、金管會與第三方支付公會召開記者會,將強化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查覈與洗錢防制,防止民衆的錢被第三方支付平臺洗走。不過臺灣5月詐騙財損仍高達87億,詐騙議題短期內仍難緩解。

已納管支付業者

數發部指出,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提供多元、便利的支付管道,促進微型電商蓬勃發展,博弈犯罪集團亦看重其多元、便利的支付管道便於賭客入金,進而鎖定第三方支付從事不法洗錢行爲。數發部2023年7月首創服務能量登錄制度,確認業者數量,之後也有進一步修法,未通過能量登錄者不得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盼能強化防詐。

「我們今年啓動實質審查及現地查覈機制!」數發部長林宜敬強調,針對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數發部邀集法務部調查局、財政部各區國稅局執行包含:能量登錄新申請審查、能量登錄展延期限審查及洗錢防制現地查覈等多層次管理機制,目前已登錄53家業者、裁罰8家並廢止3家,杜絕博奕犯罪集團進入第三方支付產業,進行不法洗錢行爲。

每日詐騙財損破3億

數發部表示,未來將會與公會緊密合作,定期檢視法規,必要時進行滾動式修正,透過100%實質審查及現地查覈、跨部會協力合作及情資分享、產業自律三方齊下,共同打擊詐騙、防制洗錢、促進產業發展,盼建立安全、透明、可信賴的第三方支付服務產業生態系統,讓民衆安心使用數位支付服務。

不過臺灣目前詐騙仍相當猖獗,根據內政部「165打詐儀表板」統計,2025年5月受理超過萬件詐騙案件,財損高達87億。9月全臺灣詐騙案件受理件數也高達14109起,財損金額雖下降到67.1億元,但平均每天仍超過3億元,政府打詐還有很多努力空間。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