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五一”上新 對話“歷史”成時尚
新華社成都5月6日電 題:蜀道“五一”上新 對話“歷史”成時尚
新華社記者蕭永航
“詩句裡的‘劍閣崢嶸而崔嵬’,用雙腳丈量後,才懂什麼是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五一”假期,在蜀道核心區域——四川廣元劍門關景區的青石板路上,徒步愛好者張偉沿着關樓石階疾行,不時駐足觀看“陸游過劍門”情景劇,聽演員們誦讀名家詩篇。
4月底,蜀道考古調查階段性成果發佈,新發現文物遺存297處,首次系統梳理出6條主線“蜀道數據”,讓更多遊客感受到“古代西南交通大動脈”的文化價值愈發清晰。這個“五一”假期,對話蜀道千年歷史成爲休閒度假新時尚。
在四川劍閣縣的古蜀道核心區,全新推出的徒步遊線路廣受歡迎。“腳步丈量雄關”徒步挑戰賽火熱“出圈”,翠雲廊的蒼翠林蔭與攔馬牆的斑駁古道迎來絡繹不絕的探訪者,千年皇柏和青石板路成爲核心IP……據統計,“五一”假期,蜀道核心區域劍門關景區接待遊客25.2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57.2萬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五一”假期,研學之旅正熱。作爲銘刻中華文明記憶的“活態課堂”,蜀道是學生們生動的“教科書”。翠雲廊古柏前,參加“春遊古蜀道,我愛我家鄉”研學實踐的劍州中學高二學生林曉曦在素描本上寫下感悟:“樹紋是千年風雨的日記。”看着攔馬牆段深逾寸許的車轍,她驚歎道:“課本里的‘蜀道難’,原來刻在石頭縫裡!”
這個假期,各類戲劇在四川上演。劇院裡品味“蜀道”“升級版”藝術大餐,見證千年來潤川化蜀文明之光。四川省歌舞劇院出品並演出的舞蹈詩劇《蜀道》在成都上演,以“五丁開道”“劍閣崢嶸”“翠雲穹廊”等篇章,用更加濃縮、更加精湛的舞臺,融合搭配多媒體語言和舞蹈語言,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給觀衆帶來驚喜。
蜀道,承載千年文明的歷史走廊,讓靜態資源活起來,歷史故事動起來,以全新的姿態吸引八方遊客。
集“先秦古棧道、金牛驛道、嘉陵江水道、縴夫道、寶成鐵路、108國道”於一峽的明月峽景區,有“中國交通曆史博物館”之稱。節假日期間,“漢風市集穿越遊”活動備受好評,身着古裝的“劉備”“諸葛亮”穿梭在文創攤位間,邀請遊客換裝互動合影。
“服飾考究程度堪比影視劇,演員互動很自然,沉浸式體驗感覺非常棒。”漢服愛好者王曉曉現場體驗了捏麪人、剪紙、投壺、蹴鞠等項目,收穫滿滿。
從考古發現到文旅業態升級、文化場景創新,千年蜀道厚植底蘊,承載綿延不絕的文化脈絡,讓大衆與歷史對話,見證蜀道煥新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