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遊戲編輯器二次創作作品著作權底線

張智全

近日,山東青島市中級法院審結一起涉遊戲軟件編輯器侵害著作權糾紛案。被告楊某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將遊戲玩家基於《逆水寒》大宋映畫編輯器創作的大量視頻作品發佈到其所屬的自媒體賬號下,並收取用戶購買上述視頻作品的費用以此獲利,被法院判令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50萬元。(2月12日《法治日報》)

《逆水寒》大宋映畫編輯器是本站公司基於自家網絡遊戲作品獨立開發,依法對其享有著作權,且本站公司與玩家簽訂了合作協議,明確了利用該編輯器創作的視聽作品的著作權歸本站公司享有。被告楊某不經原告授權許可,擅自將基於該編輯器創作的視頻發佈在自媒體賬號下非法牟利,其行爲已侵害了原告享有的作品複製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應承擔侵權責任。該判決結果彰顯了司法對遊戲編輯器二次創作侵權行爲的“零容忍”,有助於守住遊戲編輯器二次創作底線。

近年來,網絡遊戲迅猛發展,不少玩家通過遊戲編輯器進行二次創作遊戲作品,以此吸引流量獲得收益。這種新型創作模式有助於讓著作權人和玩家通過二次創作推出更多優秀網絡遊戲作品。但既然是二次創作,就應體現一定的創新性。如果在遊戲開發商已經創設好的場景中,按照既定的遊戲邏輯程序自動生成遊戲素材,那就並未超出遊戲設置的畫面,也就不屬於脫離遊戲和編輯器之外的創作。這種行爲就是典型的“拿來主義”,與創作本身無關。不僅如此,一些“拿來主義者”通過侵害著作權人複製權和網絡信息傳播權非法牟利,嚴重擾亂玩家市場秩序,損害網絡遊戲營商環境,亟待引起重視。

網絡遊戲是基於網絡環境誕生的視聽作品,其創作需要廣泛運用複製手段,市場推廣也離不開網絡的傳播,複製權和網絡信息傳播權由此成爲網絡遊戲作品最爲顯著的兩項著作權。即使是基於遊戲軟件編輯器二次創作的作品,也同樣擁有這兩項著作權。我國新修正的《著作權法》對此有明確規定,順應了網絡時代包括網絡遊戲作品所有視聽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客觀實際需要。

面對不可逾越的法律紅線,不少“拿來主義者”,熱衷於無償佔用著作權人的智力成果,企圖藉此實現贏利的成本最小化。對此,需要通過司法裁判,進一步提升司法威懾力,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由於訴訟維權成本較高,一些著作權人對這種侵權行爲選擇隱忍不發,致使司法實踐中此類個案並不多見,這在無形中讓“拿來主義者”產生了擅自兜售遊戲編輯器二次創作作品贏利不承擔法律責任的錯誤認識,從而在侵害遊戲作品著作權的路上越滑越遠。

司法裁判具有鮮明的警示效應,守住遊戲編輯器二次創作作品著作權底線,離不開司法裁判的警示威懾。這起涉遊戲編輯器侵害著作權案,充分釋放了“一次公正司法判決勝過千次空洞說教”的警示威懾信號,有助於遏制侵害遊戲編輯器二次創作作品著作權的不法行爲。司法機關應通過更多類似個案的審理,警示“拿來主義者”對遊戲編輯器二次創作作品,樹牢尊重著作權的法治觀念,爲新時代遊戲行業健康發展貢獻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