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部落最後1% 小米與紅藜重生計劃盼喚回文化根基

▲守住部落最後 1%。(圖/記者楊晨東翻攝)

記者楊晨東/臺東報導

在臺灣東部一片承載原住民記憶的土地上,小米與紅藜曾是連結祖先、支撐生活的靈魂作物。然而,隨着人口外流與傳統農業衰退,昔日萬畝豐收的景象逐漸被荒草覆蓋,部落文化也陷入斷層危機。紅藜先生吳正忠憂心地說:「我們正站在失去最後1%的邊緣。」

近二十年來,部落青壯年多半離鄉工作,留下高齡族人獨守空巢。小米與紅藜的種植面積急遽萎縮,甚至在祭典收穫節時,族人不得不採購進口作物應付儀式。有人形容,這就像在祭典中失去了靈魂。

有感於文化核心正被侵蝕,吳正忠諧同長年在外創業的表弟 陳鴻升,決心守護這項傳統。他們計劃成立「地方原生物種永續發展基地」,讓小米與紅藜能以永續方式種植,延續祭儀與生活文化。吳正忠回憶20年前部落曾是紅藜與小米的產地,如今幾乎消失殆盡,「如果不行動,很快連最後1%都守不住。」

目前,他們已在網路上發起計劃,呼籲社會與政府正視這場文化與農業的危機,期盼藉由集體的力量,喚醒荒田,提供臺灣紅藜與小米的自產率,讓部落的根重新萌芽。

▲守住部落最後 1%。(圖/記者楊晨東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