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120急救員等來了那句道歉

裴龍翔

“對不起……我誠懇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多謝你們及時把我拉上救護車順利送醫,保障了我的生命安全。”不久之前,上海市閔行區梅隴鎮黨羣服務中心的一場特殊的公開聽證上,張某某鄭重道歉。在另一邊,120急救員婁先生眼角泛起了淚花,這份道歉讓他等待了許久,他動容地表示:“感謝工會、檢察院和法院,對一線勞動者的權益和尊嚴這麼上心。”

一次看似普通的維權,不同之處在哪裡?“工會將‘賠禮道歉’訴求納入和解協議核心條款,體現的是侵權行爲對職業尊嚴的損害亦可納入人格權保護範疇。工會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核心,在於全方位保障職工在工作權益、生活品質和身心健康三大維度的幸福感。希望通過法律引起社會對醫務工作者的尊重。”在聽證會現場,閔行區總工會副主席徐建華這樣表示。

2024年9月26日凌晨,上海市閔行區醫療急救中心擔架員婁先生與急救醫生前往救助醉酒倒地的張某某。在轉運過程中,張某某突然踹向婁先生左側胸壁,導致其左側第7前肋骨骨折。“當時就疼得直不起腰……”回憶受傷瞬間,婁先生仍歷歷在目。這次傷害使他原本有舊傷的肋骨再次骨折。更讓他心寒的是,事後張某某態度冷漠,遲遲未等到應有的賠禮道歉及賠償。

婁先生遇到的情況並不是個案。閔行區職工維權律師志願團律師朱小路介紹:“一段時間以來,在醫患關係中,傷醫、罵醫的事件時有發生,醫務人員承受了大量委屈。但訴訟所需的專業知識、時間、精力等制約了他們的維權意願。”

但這次,婁先生的維權有了專業助力。他通過閔行區醫療急救中心工會以及閔行衛生健康委員會醫務工會向閔行區總工會求助。閔行區總第一時間啓動應急機制,組建由區職工維權律師志願團律師組成的法律援助團隊,爲婁先生提供全流程法律服務。

閔行區總依託“工會+檢察”協作機制將線索移送閔行區檢察院。2025年2月28日,閔行區檢察院依法受理婁先生起訴申請。2025年3月12日,閔行區人民法院開通綠色通道,快速完成立案工作。

閔行區法院受理後,法援律師立即申請調查令,及時至派出所調取婁先生的陳述以及張某某的詢問筆錄、證人證言等關鍵性證據。同時聯合婁先生及急救中心,獲取現場監控視頻及醫療記錄,固定本案侵權事實。

閔行區醫療急救中心工會協助法援律師團隊在收集證據的過程中,及時爲受害人婁先生作心理疏導。法援律師協助婁先生起訴,幫助其梳理相關證據,釐清案件事實,尋求多種化解矛盾的方案。

檢察官在處理過程中積極與婁先生溝通,詳細瞭解案件事實與其的身體、家庭狀況,從法理、情理的角度引導化解矛盾。同時聯合居委會幹部多次釋法說理,針對張某某牴觸心理,引導其認識到賠禮道歉對化解矛盾的關鍵作用。

“張某某的公開致歉,不僅實現了對受害個體的人格修復,更向社會傳遞尊重醫護人員的法治信號,爲同類職業羣體權益保障提供了示範性案例。”徐建華表示,在閔行 “工會取證+檢察監督+司法快審”的維權綠色通道中,工會依託基層觸角快速發現職工維權困境,及時介入提供法律援助,向檢察機關移送線索,協同開展心理疏導與法律援助。法院開通綠色通道,快速完成立案工作,並在立案後快速批准調查令申請,有助於法援律師完善固定證據以及認定責任的證據鏈條,確保職工合法權益通過法律途徑得到剛性保障。

事結案了並不是終點,案件辦結後,閔行區總還聯動工會、檢察機關、法院、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政機關等多領域相關人員從不同視角探討特殊職業羣體保護問題,努力將“事後維權”升級爲“事前防護”,打通“社會協同治理”的全鏈條維權路徑,彰顯“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基層法治建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