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女嬰嗆奶窒息,120調度員隔空指導救援背後的急救知識
通過電話救了16天的女嬰一命,如此驚心動魄的情節足以讓衆多網友爭相傳播,尤其是孩子哭聲傳來的那一刻,我相信無數看這個視頻的人都心裡鬆一口氣,甚至眼淚要流下來。視頻如下
也有一些學習過急救的網友會揣摩調度員說的每一句話,
爲什麼“不能拍背”?拍背有錯嗎?
爲什麼是按壓5次,吹氣5次?而不是30:2?
可以不吹氣嗎?
這個孩子可以用海姆利克法嗎?
這個孩子真的是呼吸心臟停跳嗎?
是嗆奶導致的嗎?
這都是非常好的問題,值得幫大家剖析一下。
一、這個孩子(16天,屬於新生兒)是不是嗆奶窒息心臟驟停?有可能。
如果是心臟停跳,則按照新生兒復甦建議,先吹氣5次,然後再進行胸外按壓,後續按壓和人工呼吸以3:1比例進行,也就是每分鐘90次的按壓頻率,大約2秒內完成3次按壓和1次人工呼吸。
也有可能這個孩子心跳還沒停,是嗆奶窒息暫時失去反應或者前期發生哭泣導致一過性屏氣,當時心跳還沒停。
但調度員通過詢問,得知無反應無呼吸,指導進行心肺復甦是沒問題的。對於新生兒復甦,不是30:2,不是5:5,而是先吹氣5次,然後按壓吹氣3:1。
所以不是不吹氣,而是優先吹氣,因爲新生兒、嬰兒的心臟驟停很多都是窒息缺氧有關。
二、這個孩子可以用海姆利克急救法嗎?不能。
海姆利克急救法就是腹部衝擊法,它的應用場景需要同時具備3個前提條件:
1.成人或者兒童(大於1歲)。不用於嬰兒(大於28天,小於1歲),也不用於新生兒。
2.氣道梗阻以致於不能咳嗽、不能說話、不能呼吸。
3.尚清醒狀態下。
也就意味着,嬰兒和新生兒異物梗阻不用海姆利克急救法。失去反應的所有年齡窒息人羣,也不用海姆利克急救法。
三、那這個孩子能用胸部衝擊5次與背部拍擊5次交替進行嗎?不建議。
胸部衝擊與背部拍擊交替,是推薦用於氣道異物梗阻但還沒失去反應的嬰兒,這個案例中女嬰是新生兒,已經失去反應。
所以再回到這個案例的初始,新生兒失去反應,懷疑嗆奶所致,沒有呼吸,進行心肺復甦法急救,是對的。
記住,此時先給予口對口鼻吹氣5次,然後按壓吹氣3:1進行,按壓頻率每分鐘90次。
夜鷹也想補充一下,一個健康的新生兒,因爲嗆奶導致心臟驟停的可能性極小,除非有特殊基礎疾病。
發生新生兒嗆奶時,如果孩子還清醒,可以側臥牀上或者俯臥在成人前臂上,輕拍背部,液體會流出,孩子咳嗽反射,所謂窒息自然就解除了。
如果已經失去反應,也沒有胸廓起伏的呼吸運動,則採用以上心肺復甦步驟急救。
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城市120中心開始實施電話指導心肺復甦,部分城市進入視頻指導心肺復甦的新階段,這爲更多的患者提供了生還機會。
同時也告訴我們,學習急救真的很重要,在某一個時刻,你可能幫助到你身邊最珍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