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退休族 有潛在四風險
熟齡族羣如今要面對的是長壽、獨居、詐騙、財富傳承等四大風險。圖/Freepik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退休規劃不再只是「有錢花」這麼簡單,而是如何「用得其所」,銀行業者指出,熟齡族羣如今要面對的是長壽、獨居、詐騙、財富傳承等四大風險,要如何打理退休生活、預防被騙且將財富最大限度傳承給下一代,成爲退休前的重要課題,而正確的投資理財與完善的信託計劃,便成爲退休財務穩健的關鍵拼圖。
許多民衆即便擁有退休金與保險,但一旦失能或認知能力退化,仍可能因管理不善或受騙而失去財富保障。永豐銀行指出,安養信託除了可事先指定資金用途,更強調信託帳戶的「資金隔離」與「管理獨立性」,在帳戶持有人失能或失智後,資產仍可照原規劃撥付使用,可應對獨居風險與受詐騙風險。
此外,永豐銀行今年3月率先獲得中央銀行覈准,開放安養信託專戶適用「定期儲蓄存款」,提供比傳統定存更具彈性的複利計息方式,讓資產在被妥善保管的同時也能穩健增值。
許多民衆雖有心提早準備,卻擔心信託手續繁複、門檻過高。國泰世華銀行爲此推出幸福守護安養信託,主打信託設立門檻低、可逐次交付資產、信託對象涵蓋自己與配偶、長輩甚至身障家人,達到全方位照顧的效果。
國泰世華銀行舉例,一名單身女性陳小姐擔心未來若失能無人照料,決定預先將定期定額投資的ETF及其產生的股息交付信託。她指定銀行在未來某日開始每月給付生活費,並在住院或需要照護時可提出額外申請。這樣一來,即使未來無法處理財務,也能確保自己的資產真正花在自己身上。
至於財務與長壽風險,永豐銀行則建議採用智能理財的方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組合,依據個人退休年齡、退休金準備額度及目前缺口,客製化調整投資組合以彌補退休資金缺口;財富傳承風險則可透過家族信託,規劃家族接班安排,以及稅務規劃、資產管理與企業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