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汽車對標布加迪威龍 追覓科技爲何跨界造車?
8月28日,追覓科技正式官宣造車,首款超豪華純電產品對標布加迪威龍,計劃在2027年亮相。
追覓汽車團隊當天通過內部信表示,造車並非一時衝動,早在2013年就有造車計劃書,歷經十二年在清潔領域登頂後,迎來“時代時機”。
追覓科技(Dreame)創立於2017年,是一家以高速數字馬達、智能算法、運動控制技術爲核心的全球高端消費電子及智能製造公司。產品包括掃地機、無線吸塵器和高速吹風機等。
爲何跨界佈局汽車行業?如何解決資金鍊問題?此時入局新能源汽車賽道,追覓汽車的機會點又在哪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追覓科技相關人士。
爲何在這個節點入局汽車行業?
關於此次正式官宣造車,追覓科技相關人士8月28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選擇在當下節點入局汽車行業,主要取決於三個要素。
第一個是外部要素,與互聯網行業不同,硬件行業不是由風口論決定的。互聯網行業由於網絡效應,可能在幾個月內就能決定勝負,而硬件行業,尤其是汽車行業,涉及到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網絡等複雜環節,需要長期且正確的投入和經營。先發優勢並不總是優勢,很多時候先發可能意味着先犯錯。造車跟智能硬件領域不一樣,汽車對決策質量要求極高,可能會因爲一個決策失誤導致全盤崩掉。大部分決策都需要長期思考而不是一時衝動。如果只停留在淺層思考,那就很難有質的改變。此前在其他領域,追覓科技實現過後來者優勢。後發也意味着有更多打法。
第二個是內部要素,追覓科技需要有足夠的財務儲備和戰略資源來應對市場變化,以便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激進的市場撬動。
第三個是國際要素。目前國際銷售在追覓科技業務中佔比很高,隨着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大多數產品都在陸續實現國際產品的替代或搶佔,追覓科技也如此。
8月25日,乘聯分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2025年7月銷售126.2萬輛,同比增長27.3%,環比下降5.0%,滲透率達48.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7月銷售119.5萬輛,同比增長25.4%;新能源商用車7月銷售6.7萬輛,同比增長74.9%。
產業鏈的成熟帶來了更高的效率。追覓方面表示會長期佈局汽車產業。同時,上述人士指出,“節流”很重要,且不是爲了在經營上省小錢,而是做正確的產品。
行業後來者是否還有機會?
追覓科技此時入局新能源汽車行業,首款超豪華純電產品對標布加迪威龍。追覓科技相關人士認爲,當下,中國的供應鏈和技術已經全部領先的時候,新入局的企業有了三個機會。
第一是品牌高端化的機會;第二是國際化的機會,當下很多企業都在把握這個機會,在此時機下,中國會誕生巨無霸的國際企業;第三是新的組織文化機會,由於有新的組織文化,在入局新領域時會有“後來者機遇”。總之,後入局者可以利用中國汽車產業已培育出的能力,進行高端化和全球化佈局。
不過,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在追覓科技相關人士看來,即使在相對較晚進入市場的情況下,當前行業仍有市場機會。
上述人士表示,在技術發展領域,時機選擇至關重要。對於依賴網絡效應的行業,如互聯網,時間窗口極爲關鍵,因爲先行者能夠建立起難以逾越的網絡壁壘。然而,對於硬件行業,尤其是汽車行業,情況則完全不同。在這裡,複雜性本身就是一種壁壘,它考驗着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品質、品牌和人力資源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能力。
在互聯網領域,如果企業晚一年進入市場,可能需要花費百倍努力和資金去追趕先行者。但在汽車行業,關鍵在於找到正確的時間節點進入市場,而不是盲目追求越早越好,在大家都能盈利時進入市場,企業可以利用產品本身的盈利來積累技術和加強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