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商用不動產成交量177億元、寫五年同期次低 建商卻買爆500億元地

臺灣不動產市場自去年第3季,銀行不動產放貸滿水位以及央行祭出的第七波性信用管制以來,買方信心受到影響。圖/AI生成

臺灣不動產市場自去年第3季,銀行不動產放貸滿水位以及央行祭出的第七波性信用管制以來,買方信心受到影響,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第1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單筆3億元以上)爲177億元,年減率58%,規模較去年同期腰斬,季減率38%,爲過往5年次低的首季交易規模。

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資深協理丁玟甄表示,相較於市場最低迷時期,每季成交規模不到百億元市況相比,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買氣仍有支撐。

土地市場在大型上市櫃建商的購地動能推升下,第1季交易金額達到508億元,年增率與季增率分別爲18%與33%,大型建商佈局意味濃厚。

丁玟甄指出,首季自用型買方扮演商用不動產市場主力,佔本季交易量達94%,投資比重進一步縮小爲6%。科技業仍爲商用不動產最大買方,單季投入金額達103億元,貢獻總交易量的58%,並以購置自用廠房與廠辦爲主。

首季最矚目交易案爲臺灣美光記憶體以30.5億元購入友達中科廠房,這是繼去年以超過80億元在臺中與臺南購置廠房以來,外商半導體大廠再次深化擴大在臺佈局。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國內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下,雖然銀行貸款緊縮對於自用型或投資型的買方皆造成影響,但以科技業自用需求爲主力的商用不動產,衝擊程度相對較低。除了科技業在過往幾年的良好經營累積充足資金,銀行對於實質投資的放貸意願則是另一優勢。

另外,黃瑞楠指出,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以及臺積電擴大赴美設廠等議題,考量政策發展方向難以預測,預期短期內國內科技業在臺佈局策略仍會持續進行,支撐國內工業廠房與廠辦的需求,工業不動產仍是今年的交易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