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殼「藏毒」醫:恐敗腎致癌 優先選2材質

現代人手機不離手,醫師提醒慎選手機殼,以免劣質產品含有毒物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現代人手機不離手,手機殼就像我們的第二層皮膚,不過,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提醒鮮豔的手機殼,可能含鉛、鎘等重金屬與塑化劑,有研究指出,部分低價手機殼中的鉛含量,甚至超標30倍,若導致中毒,恐造成腎衰竭,甚至致癌,建議優先選擇液態矽膠、TPU材質的合格產品,並減少臉部碰觸,尤其是油性膚質者更要留意。

黃軒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買手機殼是爲了保護手機免於刮傷,但鮮豔的色彩、特殊造型,或超乎想像的低價,卻可能含重金屬和其他有毒物,在每天與手機貼臉接觸時,悄悄地影響身體。

黃軒表示,一些不肖廠商爲降低成本,可能回收醫療廢料、電子垃圾等,再製成手機殼,這可能殘留重金屬和塑化劑,此外,爲讓手機殼顏色鮮豔、柔軟,廠商可能使用含有重金屬的劣質染料或塗料或塑化劑,若長期接觸,恐透過皮膚吸收,對人體造成多重危害。

黃軒表示,以鉛爲例,這是一個極具毒性的重金屬,長期接觸鉛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引起腎衰竭。有研究指出,部分低價手機殼的鉛含量,甚至可能超出國家標準上限30倍;鎘與汞也可能傷害腎臟,甚至有致癌性。

黃軒建議民衆購買或使用手機殼時,應注意以下4件事。

避免購買來路不明、價格過於低廉的手機殼,特別是網路電商上「9.9元包郵」過於低價的產品,風險較高,確認產品是否有廠名、廠址、材質等完整資訊。

優先選擇液態矽膠(Liquid Silicone)或TPU(熱塑性聚氨酯)材質產品,通常無異味,勿選擇帶有刺鼻異味、手感過於黏膩,或有掉色情況的手機殼,這些很可能是劣質產品。

過於鮮豔花俏、裝飾物過多的手機殼,也可能增加重金屬超標的風險,例如過去曾有水鑽閃粉彩膜手機殼,被驗出鉛含量嚴重超標的案例。

即使是合格的產品,手機殼也可能因磨損、老化而釋放有害物質,建議定期更換,如果要長時間通話,儘量使用耳機,減少手機殼與臉部的直接接觸,尤其是油脂性肌膚的人更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