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殼可能藏「重金屬、毒素」敗腎致癌 醫:2種材質較安全
▲幫手機裝殼是常態。(示意圖/pexels)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使用手機殼可以保護手機,色彩樣式繽紛的款式也能展現自己的風格,醫師提醒,劣質手機殼可能含有重金屬和有毒物質,長時間接觸可能傷腎、影響內分泌,甚至有致癌風險,可選購矽膠、TPU等材質,避免刺鼻、黏膩、掉色的殼。
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劣質手機殼可能含有重金屬和其他有毒物質,每天與手機親密接觸,這些有害物質也可能悄悄地影響身體。他說,劣質材料可能來自未經完全淨化的回收廢料,裡面可能殘留大量重金屬和塑化劑。
黃軒說,還有些廠商爲了讓手機殼顏色鮮豔或呈現特殊光澤,可能使用含有重金屬的劣質染料或塗料,這些重金屬如鉛 (Lead)、鎘 (Cadmium)、汞 (Mercury) 等,一旦長期接觸,會透過皮膚吸收,危害人體。還有些軟膠材質手機殼(如TPU),製造時會添加塑化劑(如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來增加柔軟度和延展性,若塑化劑超標,就會隨着時間、溫度或摩擦而釋放,經由皮膚接觸甚至吸入進入人體。
黃軒表示,鉛會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損害腎臟,甚至引起腎功能衰竭,也可能影響骨骼發育和血液系統。研究指出,部分低價手機殼的鉛含量可能超出國家標準上限30倍。鎘的長期暴露可能導致腎臟損傷、骨骼病變,甚至有致癌性。汞中毒可能影響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腎臟。
他指出,塑化劑會干擾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長期接觸可能對生殖系統造成負面影響,例如兒童發育異常、性早熟、男性精子質量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等。此外,也可能增加哮喘、過敏症、肥胖、甚至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ADHD)的風險。部分PC(聚碳酸酯)材質的手機殼可能含有雙酚A。雙酚A也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其健康危害與塑化劑類似,可能影響生殖、代謝、神經行爲和免疫系統。即使是知名品牌的手機殼,也曾被檢出含有雙酚A。
黃軒建議,購買手機殼可挑選液態矽膠(Liquid Silicone)和TPU(熱塑性聚氨酯)等材質。液態矽膠通常無異味,手感柔軟且具彈性;TPU也是常見的軟殼材質,建議選擇無異味、手感有韌性的產品。
帶有刺鼻異味、手感過於黏膩、掉色或裝飾物過多的手機殼也可能增加重金屬超標的風險。黃軒說,過去曾有「水鑽閃粉彩膜」手機殼被驗出鉛含量超標的案例。一打開包裝就有刺鼻味、塑膠味或油漆味,很可能含有揮發性有害物質,長時間通話儘量用耳機,也不要讓小孩長時間接觸、放進嘴巴,並建議定期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