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界拼多多,如何批量複製“非洲之王”的神話?

2023年,智能手機市場遭遇寒冬,出貨量跌至近十年最低水平。一衆手機廠商紛紛折戟,三星一年出貨量暴跌13.6%,唯有銷冠蘋果保持着微弱的增長態勢。瑟瑟寒冬之中,有一家中國手機廠商卻吃着火鍋唱着歌,畫出了一根上揚的大弧線。

它就是“非洲之王”傳音。

去年二季度,傳音從高手如雲的智能手機市場突圍,空降全球Top5。隨後一路高歌猛進,並於四季度躋身前4,僅次於蘋果、三星和小米。在友商高舉“手機滯銷,幫幫我們”大旗的2023年,傳音手機的出貨量暴漲了30.8%[1]。

對國人來說,傳音是個相對陌生的名字。它上一次闖入大衆視野,更多是因爲瘋狂的非洲老鐵:

憑藉着高度貼合非洲市場的產品打法,這家深圳企業吃掉了非洲約70%的功能機市場,以及40%的智能手機市場。2018年,傳音的中高端智能機品牌Tecno成爲非洲第五大最受尊重品牌。順帶一提,第四名是可口可樂[2]。

然而,傳音擴張的腳步並沒有止步於非洲。

在東南亞等新興市場,面對三星、小米等巨頭的包夾,傳音依舊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攻城略地。2020年,傳音往菲律賓市場推出了Tecno品牌。在它的拉動下,傳音只花了不到3年,就坐上了菲律賓智能手機市場的頭名。

去年三季度,傳音70%以上的智能手機收入,都來自非洲以外的地區。

曾經的“非洲之王”,如今正在更多地方複製過往的成功。

批量複製非洲

傳音的逆襲,出乎了所有的人意料。在大舉突圍之前,外界唱衰傳音的聲音曾不絕於耳,其股價也長期萎靡不振,原因不外乎兩點:

一是傳音的大本營非洲增長放緩。受此影響,2022年傳音全年營收下降6%,其中非洲地區營收下降15%。

二是非洲之外的新興市場,競爭格外激烈。小米、三星、OV等手機廠商正瘋狂傾瀉彈藥,傳音似乎很難從中佔到什麼便宜。然而事實證明,外界明顯低估了傳音跑馬圈地的速度。

傳音擴張的信號十分明確:基本不啃富人的硬骨頭,主要和人均GDP低於5000美元的國家交朋友。而在這些市場,傳音又有一套極其獨特的打法:

首先是極高度貼近國情的營銷手段。

當年進軍非洲時,由於電視和網絡並未普及,傳音就轉而在大街小巷的牆壁上塗滿廣告,一度引發當地油漆價格上漲。“從內羅畢(肯尼亞首都)的機場道路到坎帕拉(烏干達首都)的貧民窟,只要有牆的地方,就少不了傳音的塗牆廣告”,傳音董事長竺兆江曾說道[3]。

而在拓展新市場時,傳音也延續了對症下藥式營銷。例如在孟加拉國,傳音推出了買Tecno手機送鈴木牌摩托車的營銷活動。

摩托車是孟加拉國最流行的交通工具,過去十年間註冊車輛翻了4倍。而傳音贈送的鈴木,恰恰又是近兩年在孟加拉國勢頭最猛的新興品牌之一,可謂是完全摸準了當地人的爽點。

第二招叫機海戰術。傳音旗下有三個子品牌,Infinix是高端品牌,Tecno是面向年輕人的中高端潮流手機,而Itel則是低端功能機。

而在每個品牌內部,又存在着面向特定市場的“二級子品牌”。以Tenco爲例,目前旗下有四個二級子品牌,其中Spark系列就憑藉1000元左右的售價與極強的拍照性能,而深受孟加拉等市場的歡迎。

早年開拓印度市場時,傳音甚至還推出過定製的i系列手機。因爲印度人經常手抓食物,沾上的油會導致手機無法識別指紋,因此i系列手機就加入了耐油指紋識別功能。

豐富且定位清晰的子品牌,構成了一張密集的火力網。

Spark 20 Pro

根據手機評測網站GSMArena統計,2023年傳音共發佈53款手機,既包括500元左右的入門款,也包括8400元的高端機型,嚴絲合縫地覆蓋到所有價位的消費人羣。相比之下,去年小米發佈了40款手機新品,oppo發佈了30款,三星只發布了23款。

而更關鍵的原因在於,和其他品牌相比,傳音賣得實在太便宜了。

以伊拉克爲例,三星在當地的手機均價超過1800元,小米約爲1600元,榮耀和realme都在1200元左右,但傳音卻做到了861元的極致低價。在整個中東和非洲地區,傳音的售價約爲所有品牌平均售價的一半。

哪怕是面向傳音面向中高端的子品牌,例如Tecno的摺疊屏手機,也比同類產品更廉價。

某種意義上,傳音的崛起路徑和拼多多頗爲相似:更下沉的產品策略,加上極致的低價。然而區別在於,傳音所面向的其實是國人較爲陌生的“下沉國家”。在這些國際新聞頻道都鮮有關注的地方,很少有海外手機品牌會做到傳音這麼極致。

那麼問題來了:支撐傳音批量複製非洲的,到底是什麼?

供應鏈的遊戲

消費電子行業的變化,通常都可以從供應鏈中尋找到答案。蘋果之所以能先後在藍牙耳機、MR等領域做出創新,背後離不開它對供應鏈的深度掌控。

而傳音手機的異軍突起,同樣也和供應鏈有關:在“高端化”的主旋律下,主流手機品牌每年都在搶奪最頂尖的零部件,而傳音則一直在大後方,撿二三線供應商的成熟產能。

例如在攝像頭模組這個市場,主流旗艦手機大多會使用索尼、舜宇光學、丘鈦科技或者歐菲光的零部件。

傳音的攝像頭供應商之一,卻是主打中低端的湖北三贏興電子。在該公司的招股書中,處處能看見“大客戶T(傳音)”的身影。2018年,傳音一家公司就貢獻了40%的銷售額。此後數年,傳音也一直是該公司最重要的大客戶之一。

有了廉價供應鏈這把尖刀,傳音可以將“以銷定產”的生產方式做到極致。

所謂“以銷定產”,指的是根據具體市場需求來制定生產與銷售計劃。爲此,傳音搭建了高度本土化的人才團隊,以便掌握各個市場的一手信息。以孟加拉國分部爲例,95%的員工都是本地人,幾乎遍佈生產、研發、採購、銷售等各個環節。目前,傳音在海外的本地員工佔比超過了90%[8]。

與此同時,傳音又積極在埃塞爾比亞、孟加拉國等地建廠,快速響應當地市場的需求。

傳音所有的產品和供應鏈都專爲新興市場而設,對每一個零部件嚴格把控成本,把低端的產能用在低端的市場上,形成下沉版的供需配對。

相比之下,新興市場的其他競爭者,往往很難像傳音這麼卷。

友商們大多會直接推出已有旗艦機的“青春版”。例如不久前,oppo剛剛在印尼推出了一款旗艦機。和國內發行版本相比,印尼版的處理器與屏幕,更換成了廉價版本,其餘幾乎沒有更改。

畢竟對大多數手機廠商來說,中、美等市場纔是大本營。在旗艦機的基礎上做修改,可以省去新建產線的成本。

這就像兩家想做窮人生意的麪館,一家是網紅店出身,選擇將面中的高檔和牛換成豬肉,另一家則直接賣更貼合當地人口味的預製菜。後者雖然有不少瑕疵,但誘人的定價之下,也一定會收穫一批忠實粉絲。

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語境裡,網紅店門可羅雀,“預製菜”的受衆羣體顯得尤爲壯觀。

認真啃蒼蠅腿

在與亞非拉人民打交道這方面,傳音確實頗有心得。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些市場規模堪比“蒼蠅腿”的地方,友商們確實也主動讓出了一些身位。

例如在拉美地區,三星就主動放棄了200美元以下的低端市場。Realme創始人李炳忠也曾對媒體提及,公司正在收縮100美金以下的手機[10]。

手機廠商選擇保守策略,其實不難理解:低端市場的投入產出實在太低了。低端市場本就是拼刺刀最狠的地方,就看誰更卷,傳音甚至使出了買手機送摩托的招數。但相對應,利潤卻少到可憐。三星賣一臺高端機賺到的錢,傳音可能要賣10臺入門級智能手機。

褪去出貨量的光環,傳音的利潤率其實有些捉襟見肘。2023年,傳音控股預計淨利潤爲55億元,小米去年單是第三季度就賺了將近60億元。而蘋果要達到這個數字,只要用兩個禮拜。

因此,放棄機海戰術,精簡產品線,追求高利潤,纔是當下手機行業的主旋律。不是傳音的作業抄不了,而是撤退更有性價比。

2023年,傳音和其他手機品牌活在了兩個世界。

前者如野火燎原般橫掃所有不飽和市場,憑着專注於“入門級市場”的戰略,輕鬆成爲無數亞非拉老鐵的第一部智能手機。甚至在厄瓜多爾這樣人口不到兩千萬的南美小國,也插上了勝利的旗幟。後者則繼續啃着“高端化”的硬骨頭,試圖用摺疊屏、AI和5G力搏捂緊腰包、滿臉疲態的消費者們一笑。

前者的勝利固然酣暢淋漓,但二級市場卻更傾心於後者。畢竟蒼蠅腿吃一根少一根,投資者也終究會向傳音發問,那然後呢?

尾聲

每當談及中國企業出海時,輿論很喜歡使用一個詞,叫降維打擊。這背後代表着一種觀點:只需要將中國市場驗證過的商業模式,照搬到相對不發達的地區,就可以取得成功。

然而,真實的商業世界並沒有那麼簡單粗暴。

努力啃好“蒼蠅腿”的傳音,就是最好的佐證。從“非洲之王”到“新興市場”之王,傳音更多隻是尊重每個市場的客觀實際,努力成爲“當地人”,而不是降維打擊這類高高在上的詞彙。

固然,努力啃好“蚊子腿”的傳音並不高效,也不夠性感。2010年開拓埃塞爾比亞市場時,連帶隊的高管俞衛國,都曾擠在悶熱的樓道里組裝手機。哼哧哼哧半天,實際收益卻只是差強人意。

當下的輿論環境中,勇攀科技之巔的故事,纔是大衆的爽點。

然而,當野蠻生長的時代劃上句號,“認真啃蒼蠅腿”又何嘗不是一種值得借鑑的商業智慧。

參考資料

[1] Apple Grabs the Top Spot in the Smartphone Market in 2023 along with Record High Market Share Despite the Overall Market Dropping 3.2%, According to IDC Tracker

[2] China is cornering Africa’s ecommerce market,Financial Times

[3] 千里傳音:竺兆江,商界

[4] The untold tale of the Bangladeshi motorcycle industry,the daily star

[5] 傳音控股調研紀要:在持續“走出非洲”,不斷地進行市場區域擴張,掘金調研室

[6] 中國跨國企業幹中學研究,單宇、許暉

[7] Locals are big winners as high cellphone technology is brought to Bangladesh,china daily

[8] “數字化工廠”惠及千家萬戶,新華絲路網

[9] 2023年第二季度,拉美地區智能手機出貨量下跌14%,但市場趨於穩定,Canalys

[10] realme李炳忠:“機海戰術”很難取得成功,接下來要追求有質量的增長,36氪

[11] 非洲手機市場之王——中國品牌傳音,商業週刊

封面圖片來自 shotdeck

編輯:陳彬

視覺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