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花蓮光復 嘉邑行善團與鄰居文財殿攜手打造最溫暖救援線
嘉邑行善團動員超過40部重機具、數十名成員,越過中央山脈深入花蓮光復鄉,投入艱鉅清淤與重建任務。日前舉行撤離儀式,2部巨大的怪手機具緩緩並肩、比出「愛心」手勢,以「以愛同行,守護光復」的畫面,成爲這場救災最動人的註腳。圖/嘉邑行善團提供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成光復鄉洪災,將滿1個月,滿目瘡痍的災區,曾被洪水吞噬的家園,逐漸恢復秩序。在這場漫長的復原路上,一股來自嘉義溫暖力量,悄悄串起希望的脈動,位在同一條路嘉義市林森東路上的嘉邑行善團,與鄰居文財殿,攜手打造最溫暖救援線。
嘉縣市特搜隊災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嘉邑行善團動員超過40部重機具、數十名成員,越過中央山脈深入花蓮光復鄉,投入艱鉅清淤與重建任務。歷經連日奮戰後,救援行動告一段落,行善團日前舉行撤離儀式,2部巨大的怪手機具緩緩並肩、比出「愛心」手勢,以「以愛同行,守護光復」的畫面,成爲這場救災最動人的註腳。
與行善團相鄰,同樣坐落在嘉義市林森東路的文財殿,賑災不落人後。文財殿附屬文通慈善會於災後第一時間啓動急難救助行動,發放金額高達1578萬元,協助光復鄉5個村、共2436戶受災居民,每戶慰問金6600元,將嘉義人的愛心化爲實際援助,讓災民重拾希望。2個嘉義慈善團體:一個以鋼鐵與汗水築起重生的基礎,一個以善念與溫情溫暖災民的心房,宛如在花蓮的重建路上畫出「雙心同行」的救援軌跡。
花蓮縣府秘書長饒忠感謝嘉邑行善團,讚譽他們是「活菩薩,用行動與汗水傳遞人間真情」。行善團理事長鄭秀玉表示,「在最需要的時候,我們不遠千里從西部到東部,能出一份力,就是最大的福報。」隨着行政院協調所與國軍部隊進駐、各地誌工接力投入,光復鄉救援工作逐步結束。嘉邑行善團完成任務重機具暫留當地,持續支援災後復建工程。
當2部龐大的挖土機在撤離前相互比出愛心的瞬間,不只是機械的象徵,更像是嘉義人柔軟而堅定的心。這場跨越山海的救援,不僅重建災區的家園,也讓「善的循環、愛的延續」在臺灣土地上再次發光。
文財殿附屬文通慈善會於災後第一時間啓動急難救助行動,發放金額高達1578萬元,協助光復鄉5個村、共2436戶受災居民,每戶慰問金6600元,讓災民重拾希望。圖/文財殿提供
嘉邑行善團動員超過40部重機具、數十名成員,越過中央山脈深入花蓮光復鄉,投入艱鉅清淤與重建任務。日前舉行撤離儀式,2部巨大的怪手機具緩緩並肩、比出「愛心」手勢,以「以愛同行,守護光復」的畫面,成爲這場救災最動人的註腳。圖/嘉邑行善團提供
文財殿附屬文通慈善會於災後第一時間啓動急難救助行動,發放金額高達1578萬元,協助光復鄉5個村、共2436戶受災居民,每戶慰問金6600元,讓災民重拾希望。圖/文財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