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海疆 千噸級花蓮艦8日交船

海巡署1000噸巡防艦「花蓮艦」及新命名的「澎湖艦」8日舉行交船及下水聯合典禮,2艦艇爲海巡署斥資426億元「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劃」的第4及第5艘千噸級巡防艦,至多可裝載42枚火箭彈,射程達10公里,由臺船公司承造。圖爲花蓮艦。(徐佑升攝)

大陸持續對臺灣灰色地帶侵擾,賴清德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政府近期會提出保護海底電纜的相關法律;政院人士8日僅表示,有關「海纜七法」推動,政院已進行一定程度的討論,未來會在定案後適時對外說明。副總統蕭美琴昨也見證第4艘「花蓮艦」完成交船,她表示,和平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臺灣要確保穩定經濟及民生髮展,就必須同時強化自身的安全與防衛。

賴清德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談及維護海底電纜的安全與修復韌性,他表示,首先,國安單位已將中國參與軍演過的油輪、貨輪,或是曾經劃破海底電纜的船隻予以列案、特別監管;第二,行政院近期也會提出保護海底電纜相關的7部法律、7個子法,目前行政院正在討論,不久之後就會公佈。

賴清德續指,除了政府自身的努力外,也將與國際合作,海底電纜不只臺灣使用,臺灣與國際間的連結非常密切,臺灣的海纜也會影響到國際間的通訊;此外,國際社會也看到,中國不只在臺灣海域影響海底電纜,在其他國家的海域亦如此,因此國際將共同防杜此問題。

海巡署自2017年起斥資426億元執行「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劃」,委託國內造船廠商建造141艘各型海巡艦艇,其中由臺船公司負責的6艘千噸級巡防艦陸續交船,蕭美琴8日見證第4艘「花蓮艦」完成交船、第5艘由蕭命名的「澎湖艦」首次下水。

蕭美琴致詞表示,她曾在花蓮擔任立委服務長達10年,花蓮艦正式交船,對她來說不只是一艘艦艇的誕生,更是一份情感連結和責任,正如花蓮是迎向太平洋的前線,她相信花蓮艦也將成爲守護國家海疆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