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企業級智能體全開源!京東雲將Agent門檻直接給打沒了
離企業AI落地最近的智能體,剛剛在WAIC官宣對外開源了。
京東雲JoyAgent,成爲了首個100%開源企業級智能體。
當前市場上的開源Agent主要是SDK或者框架,而JoyAgent是包括前後端、框架、引擎、核心子智能體等完整能力全部開源,企業開發者無需再進行二次開發,直接就能本地獨立部署,開箱即用。
前段時間它已深夜開源,在開發者圈火了一波,大家紛紛好感拉滿,GitHub Star數持續拉昇。
大家除了對這個產品級端到端開源印象深刻之外,還對它多智能體協同、處理問題的能力感到驚豔。
它在GAIA榜單上以Validation集準確率75.15%的成績上榜,性能比肩甚至超越了行業領先的產品。而相較於前面數一數二的產品,它還勝在輕量化,並不依賴更多的生態和雲平臺,開發者能夠獨立部署。
因此即便JoyAgent提前悄悄上線,也阻止不了開發者們口口相傳的好評。
而且現在據說,這個智能體已經是歷經他們公司內部大規模場景錘鍊,超2萬個智能體實踐,可靠性自然就有保證。
所以JoyAgent相當於是京東把自己企業智能體的落地經驗,一攬子全開源了。
行業首個100%開源企業級智能體
首先JoyAgent這個名字就很有意思,尤其再跟它的定位「企業級」結合在一起來看。它似乎在傳達一種態度,智能體在企業場景中的部署和應用,其實是一件很Joy的事情。
在JoyAgent之前,市面上也有不少開源產品,大部分都是智能體框架,或者主要是工作流,剩下的還有像SDK、技術模塊、或者協議。
這種「部分開源」的結果就是開發者們要做額外的開發和適配工作,包括前端界面、後端邏輯、智能體協調。開源組件雖然豐富,但還是需要自己一個個集成起來。
像JoyAgent這種產品級的產品之前並沒有,而現在JoyAgent也有且只有一個。
它端到端完整開源,沒有可依賴的生態,可以獨立部署開箱即用。這種配置與企業場景天然適配,並且直接將企業智能體的使用門檻打下去了。
它有兩種方式可以快速開始:一種是docker一鍵啓動服務;另一種是手動初始化環境,啓動服務。
不過易用不代表好用,畢竟要智能體真正解決通用實際問題,其實難度不小。而透過GAIA榜單上看到,它的能力還不賴,三個level水平至少都算得上一流水平。
而在廣大開發者的評價以及實測結果上,我們發現,JoyAgent有自己獨特「討巧」的解題思路。
比如它可擴展性強,有多種智能體、工具可選。
智能體主要包括SearchAgent、ReportAgent、CodeAgent等,工具包含多種文檔處理工具、不同報告生成工具如html、ppt、markdown、表格生成工具,支持多種樣式輸出。
如果想要定製新場景新功能,只需將相關的子智能體、工具掛載上去。步驟也非常簡單:配置文件、啓動服務,然後就可以對話了。
比如添加一個12306工具之後,規劃7月7天2人從北京出發去新疆的旅行計劃,並查詢相關火車票信息。它就開始規劃、調用工具查詢,最終輸出報告。
再有就是它的並行處理思路,這樣一來執行效率就會很高。
比如想讓它生成一份具身智能報告。提示詞很簡單,就是具身智能報告。
它在思考了要收集最新的相關信息之後,到行動環節就能看到hua的一下~五個搜索線程同時進行,他們各司其職,各搜各的。
因此整個過程只搜索了一兩分鐘,然後就可以總結、生成報告了。
最後生成的可視化報告也挺全面,囊括具身智能的定義、理論基礎、發展現狀、關鍵技術體系、主要應用領域以及行業挑戰與未來趨勢。
有最新的時間節點,有可視化表格,還有參考文獻……在沒有任何多餘提示的情況下,這麼短時間內出的深度研究報告,質量可以說是非常之高了。
通用性強但輕量化,可選多種工具/智能體以滿足定製化需求,再有就是執行效率也很高……這麼一個100%開源的智能體產品,可以說打通了企業AI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不過此次引發如此廣泛關注的原因,不僅在於產品本身,更在於其底層的技術創新。這些創新在解決行業核心挑戰——如複雜任務處理、上下文管理、工具應用靈活性以及信息檢索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扒了扒代碼,發現有這些創新
在GitHub頁面上,京東雲也攤開了自己的系統架構圖和代碼。
整個系統設計得十分清晰,從中可以看到主要的創新點,摘取部分展開介紹一下。
首先是多層級和多模式思考。這個其實不難理解。
隨着Agent能力越來越強,解決的問題越來越複雜,簡單的一步推理顯然是不夠的。傳統單層級智能體難以有效處理複雜問題的規劃和執行。
而JoyAgent將這兩個核心步驟拆解開,主打各幹各的,它採用了雙層級規劃架構,包括Work Level(計劃層)和Task Level(執行層)。
Work Level負責整體任務規劃,能夠深度推理用戶輸入,識別核心需求,並將複雜問題分解爲可管理、可執行、獨立且清晰的子任務。但最多支持分解爲5個子任務,避免過度拆解,防止Agent過度思考陷入死循環。
而Task Level採用ReAct模式,用於具體的任務執行,形成“思考-行動-觀察-反思”的完整循環。
這種架構確保了宏觀規劃與微觀執行的最優結合,類似於Gemini-CLI、Cursor等現代做法,通過粗粒度的Task來管控目標,通過Reason Act模式來操作Task,協同完成整體目標。
其次,文件系統+內存混合的上下文管理系統。
日常使用大模型時,經常會因爲上下文限制導致重要信息丟失,簡單的截斷或摘要不足以保留完整信息。此外還有任務與任務之間的上下文傳遞困難,以及還有多輪對話的文件持久化問題。
JoyAgent採用的這個上下文管理系統,可以按需分離存儲,對話歷史存儲在內存中,而像Filetool、代碼解析、報告、深度搜索等結果則使用文件系統存儲。文件存儲的方式更長效,能更好地實現任務與任務之間的上下文傳遞。而分層次的上下文管理也更加靈活。
此外,它還區分全局產出文件 (productFiles) 和當前任務文件 (taskProductFiles),全局文件可以跨任務共享。任務切換時臨時文件會被清理,但全局產出文件會保留。
這種設計使得系統能夠處理大文件而不影響內存,支持任務間的文件共享,實現多輪對話的文件持久化,並提供清晰的文件生命週期管理。它突破了LLM上下文限制,保留了信息的完整性,並降低了運行成本,提升了框架穩定性。
此外,還有工具/智能體自動進化機制。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場景,JoyAgent能夠根據任務動態爲工具生成專業化數字員工角色。這與傳統框架中工具身份固定、適應能力靜態配置不同,工具自行具備上下文感知和角色適應能力。
比如分析財務報告時,智能體就會是數據分析師、報告撰寫專家、信息檢索員。
By the way,這裡也體現了多智能體協同能力,面對數據收集整理任務時,數據整理員和信息檢索員將分工協作。
這樣做除了使用起來有場景沉浸感,也提升了工具使用準確性,減少工具使用錯誤40%。
此外還有深度搜索能力(比如五個線程並行搜索)、多智能體協同(面對複雜請求,由多個智能體提議、討論或投票選出最佳方案執行)都是此次所展現出的亮點。
而且因爲是京東從自己業務系統中孵化的商業智能體。因此相較於其他開源產品,有着天然的技術優勢和壁壘。企業開發者使用起來,怎麼說也會更安心一點。
像安全性方面,據介紹,JoyAgent的企業級安全防護體系,從數據傳輸加密、細粒度權限管控到實時審計監控,能夠全方位守護企業核心知識資產。
還有可靠性上,JoyAgent也是經歷過京東618這種大場面的。
在零售採銷這件事兒上,它深度融合歷史銷售、實時搜索、氣象變化等多維數據,精準預測全國銷量將達數百萬臺(遠超人工預估),並洞察到華南需求激增的現象;同時實時透視全國八大倉庫存,預警華南主力型號庫存僅剩50%。基於此,JoyAgent自動生成供應鏈優化報告,明確分倉補貨策略(如緊急補貨廣州倉),並打通採購系統,實現“一鍵生成採購單”,將採購流程從數天縮短至幾分鐘。
按照後續計劃,他們還將持續擴展開源範圍,逐步納入更豐富的工具集與可視化功能模塊。
他們還表示,針對B端市場的商業化產品,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企業私有數據保護、定製化數據需求及業務流程適配等問題仍需解決,對此他們將爲客戶提供定製化開發支持。
這可能是離企業AI落地最近的智能體
雖然衆人都在談論智能體,但當智能體試圖滲透進企業核心業務釋放行業價值時,面臨的是比消費端更嚴苛的挑戰。
包括不限於專業知識門檻,金融、供應鏈等場景需精準理解行業術語與規則,普通Agent因知識泛化性不足而“答非所問”;其次是與傳統系統協同的複雜性,像ERP、CRM等封閉系統接口複雜,智能體需深度適配API邏輯才能驅動業務流程;還有輸出結果的嚴謹性,比如採購決策、財報分析等輸出直接關聯企業損益,容錯率近乎爲零,還有企業端面臨的數據安全、商業隱私等問題需要應對。
這也是這次JoyAgent發佈爲什麼值得關注的原因,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正面向生產環境打造的AI Agent構建平臺。
在企業內部的嚴肅商業場景中,一個智能體指令的錯誤執行不容絲毫的損失。這正是普通Agent難以滿足之處——它們或許能處理簡單任務,但在企業複雜、多變、且對結果精度要求嚴苛的環境下,往往力不從心。
JoyAgent憑藉其源自京東複雜業務場景錘鍊的可靠性,媲美一流水平的通用性能,以及開箱即用的企業級安全特性,真正具備了支撐企業核心業務流程的能力。
它解決的,是AI Agent真刀真槍地在企業環境中“用起來”、併產生實際生產力變革的問題,而非僅僅停留在“能用”的層面。
關鍵是它還免費,相比以往部署「外部」的開源產品動輒幾十萬數百萬,京東雲將自己用的JoyAgent開源出來,直接把門檻打沒,零成本實現部署。
也正因此,企業可以直接複製這個樣本,讓開發者可以基於京東AI實踐的基礎上去做創新,讓沒有足夠技術團隊、缺乏商業場景驗證的開發者,也能快速擁有與京東雲相同的Agent能力。
雖然當前Agent技術仍處於發展初期,未來演進存在不確定性,但藉助開源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共同突破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