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感自然溫暖 陶冶心靈深處

根據蘆葦老師觀察,喜歡拉胚的人通常喜歡工整、正圓的事物。(攝影/Carter)

【◎文/Winnie ◎攝影/Carter ◎圖片提供/蘆葦陶 Luwei pottery】

製作陶藝的過程充滿專注與共鳴,彷彿進入一個自我忘我的「Me Time」。無論是運用轆轤(陶輪)拉坯製作杯、碗、盆等器皿,還是以雙手捏塑陶土,這一刻的創作過程不僅能培養耐心,還在平緩的節奏中細膩地滋養了對藝術美感的深刻體悟。

盧彥瑋、陳於安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對陶藝創作充滿理想與熱情。(攝影/Carter)

迎接疫情挑戰 勇於轉型創新

蘆葦陶工作室位於高雄鳳山,這個簡約的小空間散發着陶藝的寧靜氛圍。爲了傳承陶藝創作的初心,創辦人盧彥瑋(蘆葦老師)與陳於安(於安老師)在此開設了手拉坯與手捏陶藝的體驗課程。

兩人皆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畢業之後一起投入陶藝相關工作與創作至今已有7年多的時間,即使面對疫情衝擊,他們仍按照既定計劃返鄉成立蘆葦陶工作室。蘆葦老師表示:「疫情其實是蘆葦陶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型關鍵期。」

蘆葦老師嘗試將陶藝結合植栽,也因此培養出收藏塊根植物的嗜好。(攝影/Carter)

特色創作 教學相輔相成

蘆葦草的花語是「堅毅不拔」,它能在惡劣環境中生長又能淨化環境,蘆葦老師解釋:「雖然外觀普通,但是和我們想要訴求的形象類似,低調且不屈不饒。」工作室窗臺邊擺放着小盆栽琳瑯滿目,嘗試將陶藝結合植栽,喚起人們重新感受觸摸自然的溫度。

從初期版畫風格到如今專注在鑽研盆形、雕刻和肌理上,能看出蘆葦陶不同時期的風格轉變。(攝影/Carter)

儘管手作陶藝屬於相對小衆,蘆葦和於安兩位老師仍堅守專業,「手」着這份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的傳統技藝。

拉胚體驗課程時間約1小時,學員需要跟隨蘆葦老師的指導,逐步完成作品。( 上:攝影/Carter、下:圖片提供/蘆葦陶 Luwei pottery)

手捏教作課程時間約4小時,節奏比較平緩,很適合想要和自己對話,讓自己放鬆的人來體驗陶藝手作。(圖片提供/蘆葦陶 Luwei pottery)

陶藝新創品牌名揚海外

南臺灣最具指標性的潮流盛事——第五屆「高雄時尚大賞」近日圓滿落幕,賽事獨特的「山棱系列」獎座,就是由蘆葦陶所設計,爲比賽增添亮眼的藝術氣息。

山棱系列爲蘆葦陶代表作之一,深受許多外國收藏家喜愛。(攝影/Carter)

兩位創辦人始終保持低調行事,但在陶藝領域的深耕與卓越成就,無疑展現了他們卓越的實力與遠見。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民生路117號

拉胚、手捏體驗課程僅可預約週六、日下午

FB:蘆葦陶 Luwei pottery

IG:蘆葦製陶 無尾熊&魚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5年No.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