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汝矣島vs.新莊副都心!企業搶入駐5大商業優勢...地標商辦空置率僅1%

汝矣島有着「韓國華爾街」稱號。圖爲韓國首爾街景。記者文俐心/攝影

商業區的發展往往能夠帶動當地房市。以韓國首爾爲例,經過25年的開發轉型,已發展爲規模逾2千億美元的亞洲金融重鎮,除了政策加持以外,「中央商業區、江南商業區、汝矣島商業區」3大商業區更是核心關鍵。

3大商業區分別是「中央商業區(CBD)」、「江南商業區(GBD)」、「汝矣島商業區(YBD)」,中央區是韓國曆史悠久的政經文化核心。

隨着開發推進,自1970年代起人口與產業外溢,江南區與汝矣島也迅速崛起,大型企業、新創產業、金融機構紛紛進駐,不動產市場也迎來一波波的爆發期,成爲如今三足鼎立的強盛局面。

其中,汝矣島被譽爲「韓國的華爾街」,是韓國金融、保險、媒體與政經決策心臟。根據韓國商辦市場調查顯示,當地A級辦公室空置率爲4%,低於CBD的4.4%。而地標級的商辦「IFC Seoul」空置率更是僅有1%,顯現企業進駐的熱切與對未來發展的看好。

Deloitte Korea 德勤集團的資深合夥人金在煥(Paul JH KIM)表示,近年媒體曾經報導過「未來5年首爾的辦公室將供過於求」,但他認爲依照市場數據來看,2029年前的供需結構都非常穩定,並無出現供給過量的情況,甚至以目前整體的空置率3%來看,都比疫情後的歐美商辦市場還要穩定許多。

金在煥也提及「交通便利性、現代硬體規格、建物地標形象」3點是吸引企業進駐商辦的重要關鍵。

以IFC Seoul爲例,同時滿足員工通勤需求、硬體設備足夠新穎、建物的地標性也能符合國際級企業形象,順利吸引跨國企業總部、知名顧問公司設立據點。

其他諸如江南區的T Tower、全韓最高的Lotte World Tower、以及新興的Aqua Tower等,也都是成爲各大企業爭相設址的熱門選擇。

大型企業多半都會選擇交通便利地點設立辦公室、總部。圖爲韓國首爾街景。記者文俐心/攝影

在首爾模式成功的啓示下,臺灣開始借鏡其經驗,打造新興產業中心。新北市新莊副都心因具備國家行政、交通樞紐與金融商業等多重優勢,被外界視爲臺灣對標韓國首爾的發展範例。

涵蓋「國家行政、北臺灣交通樞紐、首都圈產業黃金廊帶計劃、金融商業、影視文化中心」5核心規劃,複製汝矣島政經中心的成功模式,開創臺灣與亞洲商務房地產的新局面。

興富發建設積極佈局新莊副都心,預計將於第3季推出總銷逾300億元旗艦地標級商辦案「國家壹號廣場」。

業者指出,在交通方面,該案串聯3條捷運線、3條高鐵線與3條快速道路,成爲交通樞紐。在建築設計方面,則由國際團隊「Aedas、頂奢飯店御用G.A Design、日商臺灣大林組Obayashi」與興富發建設四強聯手,共同爲企業打造符合ESG標準的地標級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