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落地中國!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在京開幕
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記者池夢蕊)記者從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國際燃氣聯盟主席李雅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兼董事會主席金立羣出席開幕式。
國際燃氣聯盟是全球最大的國際燃氣行業組織,對於在世界範圍內倡導燃氣發展發揮着重要作用。作爲國際燃氣聯盟中成員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長期重視並支持國際燃氣聯盟工作,北京市誠摯歡迎世界燃氣大會在京舉辦並積極做好服務保障。世界燃氣大會被譽爲能源領域的“奧林匹克”,首次落地中國並且選擇在北京,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能源轉型實踐的高度認可,彰顯了北京作爲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的全球影響力。本屆大會以“賦能可持續未來”爲主題,將搭建起“技術共享、產業共融、發展共商”的重要合作平臺,成爲踐行“全球發展倡議”、深化世界能源治理合作的重要舞臺,更是展現中國式現代化首都實踐、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我國深入貫徹實施能源安全新戰略,持續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能源合作,不斷推進能源領域的清潔、低碳、安全、可持續發展。北京作爲中國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城市,也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氣消費城市,天然氣對北京市的發展不可或缺。當前,北京市正以“首善標準”打造全球能源合作新高地。本屆大會將全面展現中國能源轉型的藍圖、北京實踐的成效,擴大全球能源領域合作“朋友圈”,引領構建開放共贏的能源轉型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新格局;將搭建國內外行業交流合作平臺,推動促進參會的國內外行業組織、企業開展合作,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新能級;將突出數字技術創新、綠色發展,助力打造能源轉型發展新引擎;將創新消費場景、產品和服務,增強清潔低碳能源服務大衆的能力,帶動全社會對能源轉型發展的支持和參與。
天然氣是優質高效的低碳能源,在能源轉型進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來,北京市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培育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持續擴大天然氣消費規模,全市天然氣年消費在能源結構中佔比超過35%,北京成爲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第二大城市。不斷完善燃氣供應體系,形成“三種氣源、八大通道、10兆帕大環”的供氣格局,天然氣應急儲氣能力不斷提升,多源多向的供氣體系更加完善。着力保障燃氣管網安全運行,近五年更新改造老舊燃氣管道1400餘公里,加大地下管線覆蓋巡檢力度,持續治理燃氣管道佔壓隱患。深入推進能源科技攻關和產業升級,以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應用爲突破口,高質量推進能源領域創新平臺建設。着力推進燃氣領域數智化升級,深入實施管線更新改造,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改造任務,次高壓以上站(箱)泄漏實時監測覆蓋率達100%。
開幕式上,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表示,北京正在加快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杆城市,我們將夯實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基礎,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不斷探索能源結構低碳發展路徑,大力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熱規模,推進供熱熱源由天然氣爲主向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多能耦合發展。深入推進天然氣行業綠色轉型,推進燃氣發電機組餘熱回收利用,爲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依託北京的科技創新資源,加快重點領域技術突破,推動燃氣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度融合,爲燃氣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開幕式上,國際燃氣聯盟主席李雅蘭致歡迎辭,國家能源局、中國石油、法國道達爾能源等單位領導致辭。
國家能源局萬勁鬆副局長表示,天然氣作爲一種穩定、清潔、高效的低碳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補,在保障能源供應多元化、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天然氣產業是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以下四點倡議:一是要以國計民生爲基礎,進一步提升能源安全保障供應能力。二是要以綠色低碳爲目標,持續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三是要以數智賦能爲突破,構建智慧高效能源體系。四是要以開放合作爲紐帶,共同提升全球能源治理水平。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大會以“賦能可持續未來”爲主題,於5月20日至23日舉行,將舉辦以全球能源轉型、能源與金融等爲主題的8場主論壇,包括時事辯論、行業洞見、技術創新等內容的70餘場平行論壇,來自70多個國家的3000餘名政府官員、能源企業高管、國際組織代表及專家學者齊聚“雙奧之城”。大會專門設立“綠色北京會客廳”,全面呈現過去十年北京在生態、產業、能源、交通等十個領域綠色發展取得的突出成效,以及未來十年北京打造國際綠色經濟標杆城市工作目標和建設路徑。會客廳作爲各方代表瞭解北京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窗口,通過展覽展示、政策宣講、園區考察等方式,搭建政企交流、洽商互動平臺,期待與各方代表圍繞能源技術創新發展、先進能源產業合作,能源綠色轉型進行對接交流,與全球行業夥伴共商綠色未來發展合作大計。